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更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坝镇,是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发起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红军英勇奋战,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纪念这场战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埔县于1997年建立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纪念园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由纪念广场、烈士陵园、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组成。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游客参观、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走进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气势恢宏。纪念碑两侧是烈士陵园,安葬着三河坝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陵园内庄严肃穆,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纪念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三河坝战役的经过、红军战士的英雄事迹以及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这里,游客可以全面了解三河坝战役的历史背景、战斗过程和重要意义,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作为红色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这里不仅是游客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好去处,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纪念园内,游客可以参加各种红色教育活动,如参观烈士陵园、聆听革命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这些活动让游客在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此外,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还积极开展红色旅游线路推广活动,将红色旅游与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游客在参观学习之余,还可以品尝当地美食、欣赏自然风光,感受红色旅游的魅力。
总之,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作为红色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了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能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梅州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共享文化盛宴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涌现创意非遗作品,传承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促进灵活就业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助力山区油橄榄产业蓬勃发展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城市经济腾飞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丰顺埔寨纸花技艺走进校园,00后传承人展创意风采
- • 五华县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东石镇花生油压榨技艺申遗成功,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 • 梅州与福建龙岩携手共建闽粤赣边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侨贤情系故里,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发展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县区程江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智慧化康养服务引领新时代养老潮流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梅州沙田柚宴荣膺“中国地标美食宴”,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2000万元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 大埔县西河镇“迎白马”民俗祈福五谷丰登,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隆重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梅州市教育局重磅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梅州启用全省首个智慧农机共享中心,助力百万亩农田高效生产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兴宁市水口镇“红色交通线”纪念馆开放,赓续乡村振兴红色基因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质资源圃,品种保存超600个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