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绽放,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近日,我国广东省兴宁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首届“围屋光影秀”。这场光影盛宴在百年客家古建筑群中璀璨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成为了兴宁市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被誉为“客家围屋之乡”。此次“围屋光影秀”以客家围屋为载体,通过光影艺术与古建筑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当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音乐的响起,一场视觉盛宴在兴宁市客家围屋群中拉开序幕。光影师们巧妙地将灯光投射在古老的围屋墙上,将一幅幅客家风情画呈现在观众面前。光影交错,如梦如幻,仿佛带领人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客家时代。
光影秀分为多个主题篇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客家起源》、《围屋风情》、《客家美食》等。在《客家起源》篇章中,观众们仿佛看到了客家先民们迁徙南方的艰辛历程;在《围屋风情》篇章中,客家围屋的雄伟壮观、古朴典雅跃然墙上;而在《客家美食》篇章中,客家美食的诱人香气仿佛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此次光影秀不仅展示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彰显了兴宁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活动现场,许多游客纷纷表示,通过这场光影秀,他们对客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兴宁市的旅游资源也有了更高的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光影秀还特别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光影艺术家参与创作。他们运用现代光影技术,将客家围屋与光影艺术完美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在光影师的巧妙构思下,客家围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了一座座会呼吸的“客家博物馆”。
此外,为了丰富活动内容,兴宁市还举办了客家民俗表演、客家美食节等一系列配套活动。游客们在欣赏光影秀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客家美食,感受客家民俗文化的魅力。
首届“围屋光影秀”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兴宁市的文化旅游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将继续以客家文化为核心,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客家文化。
总之,首届“围屋光影秀”在兴宁市百年客家古建筑中璀璨绽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光影盛宴。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将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文化盛宴。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火热开赛,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助力形象提升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张钰哲观测手稿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重现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乡愁记忆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共筑传统技艺传承之路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复审通过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助力产业集群效应显著提升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助力生产效率翻倍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正式上线,远程问诊全覆盖助力医疗服务升级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大埔百侯镇复刻明清翰林宴 三十六道进士菜重现,传承千年美食文化
- • 梅州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扶贫菜篮子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 回馈故乡建设专科图书馆 助力医学生成长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千年技艺魅力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积极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品牌
- • 梅州客家山歌大赛圆满落幕 千年古韵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试点老旧小区物业费政府补贴机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梅州柚产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时代新颜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 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题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五华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助力动态监测,成效显著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黄粄保质期延长创新之路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梅州全力推进客家方言保护工程,语音数据库助力传承千年文化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华侨将军邓仲元军事思想研讨会在穗召开 首次公开战时密电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地标: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成亮点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温泉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再添新引擎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引领果蔬产量新高峰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倍增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教育资源共享再升级
- • 梅州荣膺全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海外客属社团组团返乡品尝地道酿豆腐,共叙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