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梅江区的一项古老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将传统祈福的盛景呈现得淋漓尽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
中秋烧塔,又称“烧塔灯”,是梅江区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据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梅江区,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点燃一座塔形纸塔,以祈求家人平安、五谷丰登。
今年的中秋,梅江区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各种祭祀用品,等待着这一传统习俗的重现。在梅江区某居民小区,记者目睹了这一盛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内,一座座塔形纸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纸塔由竹篾和彩纸制成,塔身绘有精美的图案,塔顶插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居民们手持香烛,围在纸塔周围,虔诚地祈祷。
随着一声声爆竹声,纸塔点燃了。火焰在夜色中跳跃,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居民们纷纷跪拜,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心愿。孩子们则兴奋地在纸塔周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中秋烧塔,是我们梅江区的传统习俗,寓意着祈福、团圆和希望。”一位年长的居民向记者介绍道,“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在这里烧塔,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据了解,中秋烧塔的习俗不仅体现了梅江区人民的信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可以驱邪避灾,因此在中秋之夜点燃纸塔,寓意着祈求平安、驱除邪气。同时,纸塔的形状也象征着团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在梅江区,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文化瑰宝,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推广。
“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梅江区文化局局长表示,“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传统习俗中来,让中秋烧塔成为梅江区的文化名片。”
中秋烧塔,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在梅江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美好的夜晚,人们共同祈福,祈愿家人平安、国家繁荣昌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习俗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智慧农业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阅读成长
- • 兴宁市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教育融媒体中心,开启教育传播新篇章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丰顺县北斗镇埔寨剪纸AR数字藏品全球首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亩均增收超3000元,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谱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新能源企业落户,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承匠心
- • 梅州首个县域教育云平台在兴宁正式上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居全市前列,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县区松口镇侨批文化馆盛大举办“纸短情长·华侨家书特展”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旅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转型再提速
- • 梅州五华鱼生荣登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再获国际认可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 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引领果蔬产量新高峰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探寻道教圣地,感受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大埔县百侯镇“鲤鱼灯舞”闹元宵引围观,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 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探寻传统美食的秘密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江区创新就业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稳岗增收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大埔县甜竹村:竹海探幽,解锁山野徒步新路线
- • 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州首条全域旅游公路通车,开启全域旅游新时代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梅州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梅州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盛大开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收梅城全景之美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梅州市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僵尸企业”清理行动,盘活工业用地千亩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丰顺县土壤改良计划助力提升耕地产出效益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传统韵味在国际时装周绽放光彩
- • 广东梅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助力15万农村学子圆梦未来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