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节日之一。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梅江区的一项古老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将传统祈福的盛景呈现得淋漓尽致,传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
中秋烧塔,又称“烧塔灯”,是梅江区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习俗。据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梅江区,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点燃一座塔形纸塔,以祈求家人平安、五谷丰登。
今年的中秋,梅江区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各种祭祀用品,等待着这一传统习俗的重现。在梅江区某居民小区,记者目睹了这一盛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内,一座座塔形纸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纸塔由竹篾和彩纸制成,塔身绘有精美的图案,塔顶插着一盏明亮的灯笼。居民们手持香烛,围在纸塔周围,虔诚地祈祷。
随着一声声爆竹声,纸塔点燃了。火焰在夜色中跳跃,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居民们纷纷跪拜,双手合十,默默许下心愿。孩子们则兴奋地在纸塔周围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
“中秋烧塔,是我们梅江区的传统习俗,寓意着祈福、团圆和希望。”一位年长的居民向记者介绍道,“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在这里烧塔,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据了解,中秋烧塔的习俗不仅体现了梅江区人民的信仰,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可以驱邪避灾,因此在中秋之夜点燃纸塔,寓意着祈求平安、驱除邪气。同时,纸塔的形状也象征着团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在梅江区,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当地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文化瑰宝,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推广。
“中秋烧塔这一传统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好好传承下去。”梅江区文化局局长表示,“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一传统习俗中来,让中秋烧塔成为梅江区的文化名片。”
中秋烧塔,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在梅江区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美好的夜晚,人们共同祈福,祈愿家人平安、国家繁荣昌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一传统习俗将会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大埔县茶阳镇开启“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之旅,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中医院新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民利企成效显著
- • 桥梁专家李国平手稿中发现未公开悬索桥设计方案,揭秘建筑史上的新篇章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客家山歌:穿越时空的非遗魅力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五华县倾力打造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兴宁市劳务协作对接拓宽省外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统韵味与现代风采完美融合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州首创“农业管家”服务模式,托管耕地超3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魅力四射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梅江区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谱写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平远县差干镇河岭嶂:登高望远,邂逅云海观日出的绝美画卷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助力缓解入园难问题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蕉岭县建成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养鸡场投产,自动化率高达80%,产能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成功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补链强链新阶段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国际时装周,传统韵味绽放世界舞台
- • 平远县仁居镇端午龙舟竞渡:百年传统延续客家精神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丰顺县揭岭飞泉:朱熹题刻与山水诗画的交融之美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一场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吸引千名选手共赴盛会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迎来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绿色发展战略再迈新台阶
- • 梅州客家围屋音乐节魅力四射,年轻游客蜂拥而至创历史新高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梅江区创新教育管理,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助力学位动态监测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新引擎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平远县发现珍稀植物“广东含笑”新种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再获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