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安流镇“三宫出巡”民俗活动,水陆巡游盛况空前,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五华安流镇,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三宫出巡”。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更是盛况空前,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文化的魅力。
“三宫出巡”是五华安流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项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通过巡游的形式,展示出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大早,安流镇的大街小巷就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盛况。
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鞭炮响,巡游队伍缓缓出发。队伍中,首先是三宫神像,它们分别是文武财神、土地公和城隍爷。神像由精湛的工匠手工制作,栩栩如生,两旁是身着节日盛装的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
紧接着,巡游队伍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小吃摊位,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欢声笑语不断。
巡游队伍沿着安流镇的主要街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路巡游。沿途,两旁的居民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彩旗、灯笼,为巡游队伍增添喜庆气氛。孩子们手捧鲜花,欢呼雀跃,为巡游队伍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水陆巡游。在巡游队伍中,有一艘巨大的彩船,船身绘有精美的图案,船头立着威武的龙头。彩船缓缓行驶在安流镇的河面上,与岸上的巡游队伍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水陆巡游过程中,还有精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传统表演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此外,还有民间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展示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千年文化的魅力,也让当地居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传统民俗。在巡游队伍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安流镇的骄傲,我们要把这份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
随着巡游队伍的缓缓离去,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然而,这一千年文化的传承却永远不会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五华安流镇的“三宫出巡”活动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兴宁市积极开展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村级物流全覆盖,助力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梅州平远脐橙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 • 最新版本逆袭:传奇系列如何用情怀与创新重塑MMORPG黄金时代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梅江区与高校合作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未来教育英才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梅州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吹响中小学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号角,助力书香校园建设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共筑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程江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智慧化康养服务引领新时代养老潮流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梅州湾区产业共建成果显著,园区新增落地项目28个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强劲引擎
- • 梅州生态补偿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运营,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助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 • 兴宁市黄陂镇石屋古村:石头民居与客家山歌的活态传承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兴宁罗家通书入选国家档案: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3倍
- • 蕉岭县扶贫驿站搭建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 • 林风眠《仕女图》拍出2.3亿,创梅州籍艺术家拍卖新纪录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五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园区”称号,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蕉岭广福镇焕新“打船灯”非遗歌舞,传统习俗焕发新生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客家娘酒飘香世界,梅州传统酿造业迈向工业化新篇章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物科技园迎来诺贝尔奖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梅县区雁洋镇盛大举行“叶帅诗词书法作品巡回展”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展开,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工艺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 • 梅州大埔县启动“非遗扶贫”计划,振兴客家竹编产业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