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共襄盛举。
“十月朝”糍粑节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时兴宁市一带瘟疫肆虐,人们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便在十月初一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后来,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糍粑节。
糍粑,作为糍粑节的标志性食品,是用糯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揉成团,再经过蒸煮、捣打等工序制成。糍粑不仅口感软糯,而且寓意着团圆、丰收和幸福。在糍粑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互相赠送,以此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径南镇的糍粑节,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节日当天,镇上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来到庙宇前,向神灵祈福。此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糍粑节的早晨,径南镇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糯米香气。家家户户的厨房里,蒸煮糍粑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将糯米粉揉成团,放入蒸笼中蒸熟,再取出捣打,直至糍粑变得软糯可口。制作糍粑的过程虽然繁琐,但却是当地居民们一年一度的欢乐时光。
糍粑节当天,镇上的街头巷尾摆满了各种小吃摊位,售卖着各种特色美食。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糖水糍粑和糯米糍粑。糖水糍粑是将糍粑切成小块,放入糖水中浸泡,口感香甜可口;糯米糍粑则是将糍粑切成片,裹上芝麻、花生等配料,外酥里嫩,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品尝美食,游客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在径南镇,游客可以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作坊,了解糍粑的制作过程,亲手体验制作糍粑的乐趣。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为径南镇带来了欢乐,更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祈求平安、幸福,传递着美好的祝愿。如今,糍粑节已经成为兴宁市乃至广东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将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节日。而我们也期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糍粑的香气能够飘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与祝福。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再创辉煌,年发电量突破新高,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高新区引资50亿打造智造高地,引领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客家方言保护工程,语音数据库助力传承千年文化
- • 大埔县百侯古镇:三十六巷中的明清科举文化探秘
- • 梅县区“扶贫助学基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共筑绿色健康生活圈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设计助力形象提升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助力农民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梅州“扶贫车间2.0”升级计划助力智能生产线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热点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征集海外文物史料,传承客家文化
- • 客家预制菜中央厨房投产,日加工农产品超百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工艺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领跑全市,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客都梅州牛肉干:跨境电商助力新名片,美食热销全球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5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数字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蕉岭荣膺“世界长寿乡”,揭秘养生密码背后的神奇力量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引资,助力“双碳”达标
- • 五华龙村镇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发电量达30亿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启动“护眼工程”,为中小学更换LED护眼灯,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梅江区文旅融合项目“客都古邑”助力周边经济增收20%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称号,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带来绿色福祉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客家民俗博物馆盛大开馆,千件传统器物展映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吹响“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号角,培育本土教育领军人才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千年的美味佳肴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助力农产品溯源,全面开启食品安全新时代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五华安流镇东江纵队旧址修复完成,红色旅游迎来新热潮
- • 梅州客家山歌剧《等郎妹》荣获全国文艺展演金奖,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精准发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州“书香校园”建设再升级,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蓝坊镇龙潭瀑布:隐世秘境中的清凉避暑胜地
- • 梅江区积极推进“社区应急救护站”示范点建设,守护居民生命安全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地标: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引期待
- • 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遗,正月巡游规模创新高,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农业新篇章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五华县开启困难群众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助力公平正义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