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传承不息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蕉岭县广福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这里有一项独特的民间习俗——“打醮”,这项习俗已经延续百年,成为了当地居民的精神信仰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醮”是广福镇的一项传统民间活动,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传,当时广福镇一带瘟疫肆虐,百姓生活困苦。为了祈求神灵庇佑,当地居民便开始举办“打醮”活动,以求驱邪避疫,保佑平安。从此,“打醮”便成为了广福镇的一项传统习俗,代代相传。
“打醮”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是“请神”,即由村里的道士带领,将神像从庙中请出,进行供奉。接着是“游神”,村民们抬着神像,巡游于村中,祈求神灵保佑。然后是“烧香祭拜”,村民们纷纷来到神像前,烧香祭拜,祈求神灵赐福。最后是“放焰火”,焰火绽放的瞬间,象征着驱除邪恶,迎来吉祥。
在广福镇,“打醮”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团结。每年举办“打醮”时,村民们都会积极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这项活动付出。这种团结精神,使得广福镇的“打醮”习俗得以延续百年。
“打醮”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是“游神”环节。游神队伍中,除了神像外,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舞麒麟等。这些表演既展示了广福镇丰富的民间艺术,又为“打醮”活动增添了喜庆气氛。游神队伍在村中巡游时,村民们纷纷拿出鞭炮、烟花,与游神队伍一同欢庆。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逐渐消失。然而,在广福镇,“打醮”习俗却依然延续。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百年信仰,蕉岭县政府将“打醮”活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投入资金进行保护和宣传。
在新时代背景下,广福镇的“打醮”习俗也有了新的发展。村民们不再仅仅是为了祈求神灵庇佑,更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如今,“打醮”活动已成为广福镇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总之,蕉岭县广福镇的“打醮”习俗,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魅力的民间活动。它见证了广福镇的发展变迁,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精神信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广福镇的“打醮”习俗将继续传承,为广福镇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梅州油茶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打造百亿特色农业新格局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工程,为孩子们创造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拍出680万 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吹响新能源企业入驻号角,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梅州与暨南大学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共谱文化传承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顺利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农村金融服务站实现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农产品直供基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捐资设立教育基金助力家乡人才培养
- • 大埔县百侯古镇:三十六巷中的明清科举文化探秘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梅州梅江区倾力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助力教育发展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城市建设吸引外资目光,打造现代化城市新典范
- • 梅州盛启全球客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 • “梅江区金山街道客家祖训家规主题展引发热议:传承文化,弘扬家风”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画卷再现》
- • 梅州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行动,建立电子身份档案助力绿色发展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南药种质资源库,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倾力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丰顺捆粄成为高铁新宠,日均销售千份,传承地方美食魅力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倍增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院士吴恒兴慷慨捐赠肿瘤医学手稿,故乡新建专科图书馆助力医学生成长
- • 梅县区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客家传统‘算盘子’惊艳全球,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
- • 五华县全力推进“互联网+教研”协同平台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激发教育创新活力
- • 梅州高铁新进展:梅龙高铁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飞跃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创新教育模式的先行者
- • 兴宁市危房改造工程圆贫困户安居梦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共赏茶香诗意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质量,传承传统美食文化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 • 梅州全力推进“校车安全工程”,确保农村校车全覆盖
- • 梅江区积极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引资,助力“双碳”达标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梅州创新扶贫人才驿站助力,成功引进2000名专业人才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璀璨明珠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客家黄酒智能化酿造车间正式启用,年产能再攀高峰突破万吨大关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生动再现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统韵味与现代风采完美融合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圆满完成,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丰顺潭江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单丛茶产业再掀热潮
- • 梅州“人才新政20条”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