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罗岗镇的“扛公王”民俗活动,近年来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罗岗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扛公王”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民俗文化的魅力。
“扛公王”活动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据传,当年罗岗镇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村民们祈求神灵庇佑,最终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一位名叫“公王”的神灵降临人间,驱散了瘟疫。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村民们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扛公王”活动,祈求平安和丰收。
活动当天,罗岗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清晨,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祭祀用品和活动道具。上午,随着一声声鞭炮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烛,齐聚在公王庙前,向神灵表达敬意。
最引人注目的是“扛公王”仪式。村民们将一尊巨大的公王雕像抬出庙门,由壮汉们轮流扛起,寓意着将神灵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村民。一路上,村民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场面热闹非凡。公王雕像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扛公王”活动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更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在活动过程中,村民们还会表演各种传统节目,如舞龙、舞狮、杂技等,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这些节目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了罗岗镇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随着活动的深入,公王雕像被抬到了镇中心广场。此时,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在广场中央,公王雕像被安置在一个高台上,周围摆放着各种祭祀用品。村民们围绕着公王雕像,虔诚地祈祷。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烧火龙”。村民们点燃火龙,将火龙舞动起来,寓意着驱除邪恶、迎接吉祥。火龙在广场上翻腾跳跃,犹如一条活龙,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随着火龙的舞动,活动现场气氛愈发热烈。
“扛公王”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罗岗镇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魅力。许多游客表示,参加“扛公王”活动,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新时代背景下,罗岗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扛公王”民俗文化,让这一千年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最新版本逆袭:传奇系列如何用情怀与创新重塑MMORPG黄金时代
- • 梅州五华县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称号,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达成合作意向32项,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八尺镇“酿豆腐”争霸赛:一场弘扬饮食文化的盛宴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 • 梅州古窑遗址再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佐证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桥梁专家李国平手稿中发现未公开悬索桥设计方案,揭秘建筑史上的新篇章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红色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兴宁龙田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开园,助力粤赣闽三省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首映盛典圆满落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50余个特色兴趣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七成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热血传奇:职业攻略解析,助你成为玛法大陆的强者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转型升级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探寻传统美食的秘密
- • 客家传统米浆糕变身文创伴手礼,月销十万盒,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丰顺县扶贫农产品品牌认证助力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通过复审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新篇章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抢抓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突破300亿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梅县区打造全国首个柚子全自动分拣中心,日处理能力突破千吨大关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非遗文化新风尚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破解因病返贫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风采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盛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赴文化盛宴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梅江区客家童谣传唱大赛:唤醒乡土记忆,传承客家文化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助力消费市场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民生双赢
- • 大埔县百侯镇“鲤鱼灯舞”闹元宵引围观,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五华县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平远县生态补偿机制:守护绿水青山,惠及民生福祉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