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的五华县安流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打船灯”艺术节。今年的艺术节更是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共同感受这场民俗文化的盛宴。
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安流镇附近的一条河流上,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许多村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在危急关头,一位勇敢的船夫驾驶着船灯,在黑夜中为村民们指引方向,最终帮助大家安全度过难关。为了纪念这位船夫的英勇事迹,村民们便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打船灯”节,以此表达对船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今年的“打船灯”艺术节在安流镇的文化广场举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欢声笑语,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上午9点,随着一声锣鼓响起,艺术节正式拉开序幕。首先上演的是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两只威武的狮子在舞狮人的操控下,时而腾空跳跃,时而翻滚前进,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紧接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打船灯”比赛开始了。参赛者们手持船灯,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将整个广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在比赛间隙,还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如客家山歌、采茶戏、舞龙舞凤等。这些传统节目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打船灯”比赛。参赛者们将船灯舞得栩栩如生,仿佛带领观众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英勇的船夫救人的场景。
下午,艺术节的重头戏——“打船灯”游行开始了。村民们手持船灯,组成一支庞大的队伍,从文化广场出发,沿着安流镇的主要街道巡游。游行队伍中,不仅有传统的船灯,还有各种造型独特的彩灯,如龙、凤、鱼、虾等,将整个街道装点得流光溢彩。
游行队伍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沿途的商铺纷纷摆出各种美食,供游客品尝。夜幕降临,整个安流镇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此时,广场上灯火辉煌,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即将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庆佳节。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不仅展示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热闹非凡的日子里,人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安流镇的“打船灯”艺术节将会越办越好,成为客家地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 • 蕉岭县文福镇矿山复绿工程显成效,千亩荒山华丽变身光伏电站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州平远县脐橙产业助力出口创汇,引领整村脱贫致富新篇章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启用AI价格监测系统,引领市场管理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破解因病返贫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平远县仁居镇明代古驿道遗址惊现,文物保护申报在即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业腾飞
- • 长沙镇乡村微型马拉松开跑,千名选手穿越客家梯田景观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以680万人民币拍出,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标杆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江区举办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感受民俗魅力
- • 梅州金柚迈入新纪元: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传承千年武术精髓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五华县全力打造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覆盖30所小学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客都梅州盛大举办全球客商投资洽谈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梅州梅江区多措并举,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梅江区创新举措,率先试行“家长学校”联动育人新模式
- • 梅州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危房改造工程圆贫困户安居梦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珍贵文化遗产
- • 梅江区创新举措:错时共享停车,缓解就医停车难题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启动“村村有主播”计划,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突破30亿
- • 转水镇冷链物流中心竣工,助力农产品损耗率大幅降低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创新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留守妇女巧手制艾粄,年入二十万元成为致富新榜样
- • 丰顺县扶贫农产品品牌认证:助力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部名人主题AI数字人“诗圣宋湘”正式上线,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农产品直供基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科技之光洒满家乡大地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共谋万亿市场新机遇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20个行政村共享发展红利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客家文化研讨会聚焦宋湘书法艺术,百余真迹首次公开展出”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兴宁罗家通书荣登国家档案宝库,百年历法传承堪舆文化瑰宝
- • 五华县华城镇教育强镇建设圆满收官,新建三所标准化学校助力教育腾飞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
- • 梅州大埔县启动“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启动客家方言传承计划,百名少年激情角逐方言大赛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举措,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