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的丙村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独特的民俗活动——“扛关爷”巡游,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守护着丙村镇的平安与和谐。
“扛关爷”巡游,是丙村镇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俗风情的民间活动。据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丙村镇都会举行盛大的“扛关爷”巡游活动,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在巡游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关公像”。关公,即关羽,被誉为“武圣”,在民间享有极高的地位。巡游队伍中,关公像被置于最前方,由村民们轮流扛着,寓意着关公的神威可以驱邪避凶,保佑村庄平安。
扛关爷的队伍由村民们自发组成,他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巡游队伍中,除了关公像,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前来观看。
“扛关爷”巡游活动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相互传递着关爱和祝福,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同时,这一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
近年来,随着丙村镇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扛关爷”巡游活动逐渐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一独特的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扛关爷”巡游活动中,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团结、和谐、平安”的理念。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平安。
当然,在享受这一民俗活动的同时,村民们也深知平安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巡游活动的顺利进行,丙村镇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从活动现场的安保、交通疏导到应急处理,都做到了万无一失。
总之,“扛关爷”巡游活动是丙村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守护着丙村镇的平安与和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民俗活动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丙村镇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五华横陂镇发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武术文化添新证
- • 梅州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日成交额突破千万元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传统技艺绽放异彩,吸引海外藏家瞩目
- • 蕉岭三及第: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千年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梅州古墓群惊现明代遗迹,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客家历史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大学生返乡创业,短视频助力客家炸芋丸走向全国
- • 梅州平远县发现珍稀植物“广东含笑”新种群,生物多样性研究再获突破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再创佳绩,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申报“东亚文化之都”,助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强市新名片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交融奇观
- • 梅州启动“银龄讲学”计划,退休教师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生活指数再创新高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丰顺县引领粤东教育信息化浪潮,打造首个县级教育大数据中心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全力强化镇级教育责任
- • 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助力全域旅游路网贯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粤菜师傅”工程升级,客家美食产业规模突破80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
- • 梅州教育系统全面启动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筑牢教育事业发展基石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蓝图
- • 平远县石斛种植基地规模跃升至万亩,产业链拓展至大健康领域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感受民俗魅力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梅州平远县打通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创新教育模式,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州“工业上楼”试点启动,破解山区土地制约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特色小镇开发:港澳资本注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砂田镇“高山茶文化节”:演绎采茶戏非遗魅力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温暖港湾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筑牢学生安全防线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非遗文化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蕉岭县南磜镇成功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全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50所智慧校园试点,引领教育现代化新篇章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