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广东省丰顺县,一种名为“扶贫小院”的庭院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这一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丰顺县面临着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丰顺县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其中“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实现“一户一院一业”,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丰顺县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如种植茶叶、竹笋、中药材等,养殖鸡、鸭、鱼等。这些特色产业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有效提高农户的收入。
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丰顺县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将农户与市场紧密连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鼓励农户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素质。丰顺县定期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
四是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丰顺县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自“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实施以来,丰顺县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丰顺县共有2.3万户农户参与“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其中贫困户1.5万户。通过发展庭院经济,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30%以上。
如今,“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各地纷纷借鉴丰顺县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地的庭院经济模式。这一模式的推广,不仅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丰顺县将继续深化“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能够共同努力,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家族文化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大埔青溪镇“大醮”民俗再现,三天三夜祭典引热议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丰顺马图村茶文化节启幕,红色茶园飘起采茶歌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打造粤东经济新引擎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照亮山区教育之光
- • 梅州首部名人主题AI数字人“诗圣宋湘”正式上线,传承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梅州侨贤慷慨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现代化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树立全域旅游新标杆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患者就医负担减轻
- • 客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梅州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兴宁市坭陂镇温泉古村:硫磺温泉与古民居的康养结合之旅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州产教融合基地引资建设提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发展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梅州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基地投产,良种覆盖率超95%,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 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黄粄保质期延长创新之路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国际时装周,传统韵味绽放世界舞台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蕉岭县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展现教育新风采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升级,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成效显著,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与珠三角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共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创新高,提升40%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开启智慧商贸新篇章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梅州“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化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探秘梅县区桥溪古村:百年客家民居的静谧之美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为10万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北斗镇拾荷山庄:夏日荷塘亲子研学基地,共度美好时光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真空包装技术革新:笋粄保鲜期延长3倍,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罗香林客家学研究原始档案解密:揭秘《客家研究导论》成书历程》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