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的“上灯”习俗,源远流长,承载着当地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近日,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被正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叶塘镇传统文化的肯定,更是对添丁文化传承的极大鼓舞。
“上灯”习俗,顾名思义,是在特定的日子,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家家户户都会点亮灯火,以示庆祝和祈愿。叶塘镇的“上灯”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叶塘镇,上灯不仅是家庭团聚的节日,更是添丁祈福的重要时刻。
每逢上灯时节,叶塘镇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起红灯笼,摆上各种精美的灯具,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添灯”仪式。在这一天,新出生的婴儿家庭会举行“添灯”仪式,寓意着添丁进口,家族兴旺。
“添灯”仪式有着严格的程序。首先,由家中长辈手持灯笼,带领新生儿走过家门前的“添灯路”,寓意着新生儿的到来为家庭带来光明和希望。接着,在祠堂内举行祭祖仪式,感谢祖先的庇佑。最后,将灯笼挂在家中的显眼位置,以示庆祝。
叶塘镇的“上灯”习俗,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一习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族兴旺的祈愿,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此次“上灯”习俗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无疑是对叶塘镇传统文化的极大肯定。这不仅是对叶塘镇人民的鼓舞,更是对整个兴宁市乃至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叶塘镇政府和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大对“上灯”习俗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学者对“上灯”习俗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为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叶塘镇的“上灯”习俗将继续焕发新的光彩。它不仅将成为叶塘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成为展示我国民间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这一古老的民俗活动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增光添彩。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丰顺县埔寨火龙:国家级非遗的元宵狂欢盛况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新篇章
- • 梅县区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跃居全省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建成,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州重磅推出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最高补贴高达80万元!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跃居全省前列: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助力200所中小学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三及第汤:传统美食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传承千年风味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的盛宴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梅州五华石雕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得桂冠,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客家传统婚俗体验游成爆款,助力婚庆产业链蓬勃发展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美丽瞬间,共筑文化记忆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南药种质资源库,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致富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激发创意,非遗作品精彩纷呈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隆重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五华县深入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丰顺县八乡山大峡谷:地质奇观与避暑胜地的深度攻略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承农耕文化
- • 五华横陂镇首届客家武术大赛盛大开幕,李家拳法大放异彩
- • 梅州聚力招商引资,推动苏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 • 泗水镇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扩产,年供应中药材原料500吨,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兴宁市发放首批残疾人创业扶持基金,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 • 梅州校园书香浓郁,“书香校园”建设再添新动力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文化完整保存的珍贵见证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园区”称号,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梅州客家围屋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客家文化再获国际认可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政银保合作创新举措,推出“柚农贷”助力柚农发展,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隆文镇碳汇交易试点启动,万亩竹林年创生态收益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