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近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的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标志着蕉岭县在智慧农业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智慧农业园采用先进的无人农机技术,实现了万亩良田的智能化管理,为蕉岭县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树立了典范。
三圳镇智慧农业园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园区以“绿色、高效、智能”为发展理念,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打造了一个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在智慧农业园内,无人农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无人农机包括无人播种机、无人施肥机、无人收割机等,它们在园区内穿梭,精准地完成各项农事操作。无人农机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
据了解,无人农机覆盖的万亩良田,实现了从播种、施肥、灌溉到收割的全程自动化。在播种环节,无人播种机可以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因素,自动调整播种深度和播种量,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在施肥环节,无人施肥机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精准施肥,避免了化肥过量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在灌溉环节,无人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自动调节灌溉水量,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在收割环节,无人收割机可以自动识别作物,实现精准收割,提高了收割效率。
智慧农业园的建成,不仅为蕉岭县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园区内,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分红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智慧农业园的建设和运营中,实现增收致富。
此外,智慧农业园还注重农业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园区内设有农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同时,园区还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为蕉岭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蕉岭县三圳镇智慧农业园的投产,是蕉岭县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蕉岭县将继续加大智慧农业投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智慧农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无人农机技术的应用,为万亩良田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智慧农业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 • 蕉岭县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蕉岭县长潭镇千年桫椤谷生态文化节盛大开幕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学子文化自信之光
- • 梅州五华石雕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文旅融合焕发百年围屋新活力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开启产业新篇章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 • 大埔县创新“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蕉岭县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舞动非遗魅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客家特色果蔬脆片生产线投产,年消化鲜果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蕉岭县扶贫富硒大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推出“柚农贷”专项产品助力柚农发展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州古窑遗址揭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梅江区客家非遗体验馆:穿越时空的民俗技艺之旅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大埔县倾力打造“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梅州全力推进“新强师工程”,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梅州兴宁市扶贫刺绣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共育未来美好明天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实现惊人增长3倍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服创意设计赛”圆满收官,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三角镇“鱼菜共生”试验成功,养鱼废水循环种出有机蔬菜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丰顺捆粄成为高铁新宠,日均销售千份,传承地方美食魅力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梅州试点“以竹代塑”工程,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 蕉岭县文福镇白鹭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圆满通过验收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世界客商大会在梅州成功举办,签约项目金额突破百亿元大关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三十种粄食现场教学,品味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显著提升,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