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再续辉煌
近日,在广东省兴宁市刁坊镇,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正式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百年传承的泥塑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这一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兴宁刁坊镇,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乡镇,这里的泥塑技艺有着百年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刁坊镇的泥塑工艺就已经闻名遐迩,成为了当地的一大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泥塑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为了拯救这一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宁市刁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成立了“泥塑技艺”传习所。传习所的成立,旨在通过传授技艺、培养人才,让这一百年手艺得以延续。
在揭牌仪式上,兴宁市相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泥塑技艺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揭牌仪式结束后,传习所内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泥塑爱好者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传习所内,泥塑技艺传承人陈师傅正在耐心地教授学员们泥塑的基本技巧。陈师傅表示:“泥塑技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传承下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泥塑、喜爱泥塑,让这一百年手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陈师傅的言辞充满了对泥塑技艺的热爱与期待。在传习所,学员们认真聆听、刻苦练习,力求掌握这门传统技艺。他们纷纷表示,能够学习到这样的手艺非常幸运,一定会珍惜这次机会,努力传承和发扬光大。
据了解,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的成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传习所不仅吸引了众多学员前来学习,还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许多企业纷纷表示愿意与传习所合作,共同推动泥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手艺有传人,这一喜讯传遍了兴宁刁坊镇。在传习所的引领下,泥塑技艺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传统手艺将走出兴宁,走向全国,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次“泥塑技艺”传习所的揭牌,不仅是对泥塑技艺传承人的肯定,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泥塑技艺能够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国的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喜获省级大师工作室,传承千年技艺再放光彩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慷慨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梅江区“扶贫绿色通道”优化政策落实,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单客家米粿期货在梅州挂牌,传统食品迈入资本化运作新纪元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梅州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传承千年客家文化迈向世界舞台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客家药膳养生村走红,梅州康养旅游再添新名片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经济崛起新篇章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扶贫攻坚新成果
- • 梅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成功落地,开启绿色低碳新篇章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周惊艳亮相,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引爆旅游市场新热点
- • 梅江区试点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之路上的新探索
- • 梅州跨境数据存储中心项目引资超15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州蕉岭县荣获“全国扶贫资产管理创新示范基地”称号,谱写扶贫新篇章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助力民生福祉提升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蓬勃发展,助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兴宁市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教育融媒体中心,开启教育传播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达成合作意向32项,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盛大开幕,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产业化迈向新篇章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助力粤东教育发展
- • 平远县脐橙文化节:融合非遗展演,助推农旅融合发展
- • “客家传统七层糕”焕新成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引领潮流
- • 梅州成功举办客商大会,签约金额高达368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 • 大埔县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千余人提升烹饪技艺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梅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助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设立全国首个客家方言保护示范基地,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 • 梅州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称号,绿色崛起魅力无限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 • 探秘兴宁市永和镇客天下景区:沉浸式客家民俗风情园之旅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智慧城市项目上线,开启“一网统管”新格局,打造智慧生活新体验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