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在广东省梅州市,一项农业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正在悄然兴起。当地农民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利用,还探索出了一条农光互补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素有“世界金柚之乡”的美誉,金柚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丰富。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土地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梅州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如何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的课题。
在梅州市丰顺县,一座座光伏板整齐排列在山坡上,阳光照射下,光伏板熠熠生辉。而在光伏板下方,却是另一番景象:金黄色的金柚挂满枝头,散发出阵阵清香。这里,就是梅州市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的示范点。
“光伏板下种植金柚,既能发电,又能种植,一举两得。”丰顺县金柚种植户陈先生兴奋地说。原来,在光伏板下种植金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据了解,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光伏板可以降低土壤温度,为金柚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在炎热的夏季,光伏板吸收阳光,将热量转化为电能,同时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金柚的生长。
其次,光伏板下的土壤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金柚吸收水分。在干旱季节,光伏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为金柚提供充足的水分。
再次,光伏板下种植金柚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光伏板可以阻挡部分阳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此外,光伏板下种植金柚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下,农民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如蔬菜、药材等,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梅州市在农光互补新路径探索中,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光伏板种植技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光互补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如今,梅州市农光互补项目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在光伏板下,金柚、蔬菜、药材等作物竞相生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的完美结合。
总之,梅州市光伏板下种植金柚的农光互补新路径,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种创新实践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激情碰撞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教育家古直手批《昭明文选》拍出680万 创文献拍卖纪录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光辉楷模
- • 大埔县“光明行动”助力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梅州“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化发展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
- • 梅州市教育局重磅推出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新举措,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兴宁市全面启动物业服务质量星级评定工作,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与创新的美味之旅
- •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融合高尔夫度假与艺术展览的独特跨界体验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扬帆东南亚
- • 平远仁居镇端午药市开市,百草飘香承袭千年医俗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五华采石场遗址公园开放,千年石文化重焕生机
- • 丰顺县扶贫农产品品牌认证助力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税务服务平台上线,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兴宁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谱写跨省联动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常态化:传承民俗文化的生动实践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惊艳巴黎中国文化周,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县区水车镇隆重举行“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火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水务系统上线,全域监测守护碧水清流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县域高中托管帮扶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兴宁市“扶贫车间”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丰顺县潘田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涌现创意非遗作品,传承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打造人才高地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五华棉洋镇:千年客家情韵,民国山歌抄本收录千首传世佳作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率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