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的“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正式竣工。这一历史悠久的古墟在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后,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龙田镇古墟,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墟内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墟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兴宁市政府启动了“千年古墟复兴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修复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让古墟焕发新的生机。
首期工程主要包括古墟内主要道路的修复、古建筑的修缮、文化广场的建设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首期工程已圆满竣工。
在竣工仪式上,兴宁市领导表示:“千年古墟复兴计划的实施,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让古墟成为展示兴宁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走进焕然一新的古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整洁的道路。道路两旁,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建筑更加显得古朴典雅。文化广场上,市民们欢声笑语,享受着休闲时光。
“以前这里很破旧,现在变得这么漂亮,真是让人心情愉悦。”一位当地居民感慨地说。的确,古墟的复兴让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古墟的复兴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首期工程竣工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一些商家也看中了这里的商机,纷纷入驻古墟,开设特色店铺,为游客提供美食、手工艺品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古墟的复兴,兴宁市政府还将继续实施后续工程。包括对古墟周边环境的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通过这些举措,让古墟成为兴宁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千年古墟复兴计划的实施,不仅让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未来的发展中,兴宁市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让古墟焕发新的活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落成,村级联赛激活乡村体育经济新活力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万人就业,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粤闽赣苏区对接会梅州签约23项目,共谋区域协调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豆腐角扬帆出海,东南亚连锁超市见证美味传奇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共赏茶香诗意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汤西镇橄榄油冷榨生产线投产,点燃山区油橄榄种植新热潮
- • 大埔茶阳镇历史文化街区焕新颜:千万级保护修缮资金助力古韵传承
- • 蕉岭县全面启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共享文化盛宴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客家文化扶贫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产业化迈向新篇章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大埔县光德镇“陶瓷柴烧文化季”再现龙窑千年窑火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8000万,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丰顺县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正式开通,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梅州农村村村通5G工程竣工,迈入数字新时代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助力破解用地瓶颈难题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县区扶贫公益广告点亮城乡宣传阵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助力3.2万寒门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互联互通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经济发展新篇章:50个新闻标题见证辉煌成就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五华周江镇龙狮汇演破纪录:188头瑞兽同台献技,盛况空前!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强劲引擎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
- • 平远县多措并举,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科学家领衔研发新型电池材料,获国际专利认证,引领绿色能源革命
- • 梅州创新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经验全省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民间武艺研究再获突破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梅州五华县“消费扶贫月”活动硕果累累,签约金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州智慧农业产业园迈向5G新时代:全面覆盖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梅州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冬祭 千人同吃“丁酒”续宗亲情谊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谱写残障人士就业新篇章
- • “客家古法榨油技艺数字化复原项目圆满通过验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客家传统医药融入乡村康养旅游体系:传承与创新的双赢之路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新篇章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蕉岭县文福镇丘成桐祖居:探寻数学大师故里的文化寻根之旅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擂茶争霸赛:三代传人同台竞技,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