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古墟焕发新活力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龙田镇的“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正式竣工。这一历史悠久的古墟在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后,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龙田镇古墟,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古墟内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墟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兴宁市政府启动了“千年古墟复兴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修复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让古墟焕发新的生机。
首期工程主要包括古墟内主要道路的修复、古建筑的修缮、文化广场的建设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等。经过近一年的努力,首期工程已圆满竣工。
在竣工仪式上,兴宁市领导表示:“千年古墟复兴计划的实施,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让古墟成为展示兴宁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走进焕然一新的古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整洁的道路。道路两旁,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修复后的建筑更加显得古朴典雅。文化广场上,市民们欢声笑语,享受着休闲时光。
“以前这里很破旧,现在变得这么漂亮,真是让人心情愉悦。”一位当地居民感慨地说。的确,古墟的复兴让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古墟的复兴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首期工程竣工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一些商家也看中了这里的商机,纷纷入驻古墟,开设特色店铺,为游客提供美食、手工艺品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古墟的复兴,兴宁市政府还将继续实施后续工程。包括对古墟周边环境的整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通过这些举措,让古墟成为兴宁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千年古墟复兴计划的实施,不仅让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未来的发展中,兴宁市将继续秉承“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让古墟焕发新的活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光伏扶贫发电站并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百侯镇复刻明清“翰林宴” 三十六道进士菜重现古韵风华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县区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 平远县扶贫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50亿!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扶贫产品溯源认证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梅州生态文旅项目引资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赏客家风情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填补县域高端文旅空白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再创辉煌!
- • 平远县吹响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号角,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梅州智能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超预期,产业布局再上新台阶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传承美味新篇章
- • 农村老年大学遍地开花,银发族乐享“文化养老”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数学家丘成桐祖居地迎来新里程碑:数学主题公园动工,几何迷宫体验区引人瞩目
- • 蕉岭县南磜镇成功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点亮古韵时光
- • 梅县丙村镇新规划院士工作站,助力现代农业研发迈向新高度
- • 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梅州沙田柚宴荣膺“中国地标美食宴”,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文化,凝聚家族情感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生物医药产业园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平远热柘镇温泉文化节启幕 古法药浴配方首公开,传承千年养生智慧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千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福建龙岩携手共建闽粤赣边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作品再版,岭南文库经典再现
- • 梅县区松口古镇:南洋古道上的百年码头记忆
- • 客家建筑宗师梁伯聪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推荐名录,传承千年建筑文化
- • 五华采石场遗址公园开放,千年石文化重焕生机
- • 乡村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百名画家共绘客家新貌
- • 梅州南药产业园成功通过GAP认证,中医药产业迈向标准化新时代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农民工权益保障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创历史新高
- • 民国报业巨子陈炯明新闻思想研究成果论坛盛大举行:10万字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筑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美食‘老鼠粄’改名风波引发文化讨论:传统与创新如何平衡?”
- • 梅州兴宁市扶贫刺绣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未来交通枢纽焕新升级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圆满完成,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号角——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助力教育腾飞
- • 兴宁市试点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贴心保障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大埔西河镇隆重举办张弼士诞辰纪念活动暨酒文化论坛开幕
- • 大埔县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工程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大埔县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智慧安防系统改造工程,提升居民安全感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 • 五华县石雕艺术节盛大揭幕,百件非遗作品集中亮相,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的盛宴
- • 平远县全力推进山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丰顺县龙鲸河漂流:夏日激流勇进,畅享清凉之旅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丰顺县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节活动盛大开幕,致敬辛勤园丁
- • 传奇世界复古中变服震撼开启:重温比奇城热血,首充特惠助力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