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光伏农业项目正式完成并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光伏农业领域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8万吨。
据了解,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农业特点和资源优势。项目采用“农业+光伏”的模式,将光伏板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光伏板下,种植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如蔬菜、水果等,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采用环保型材料,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发电效率和设备安全。
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并网,为我国光伏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该项目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是该项目带来的几大亮点:
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光伏农业项目将光伏板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光伏农业项目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提高农民收入:光伏农业项目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4.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并网,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
5. 生态环保:光伏农业项目采用环保型材料和智能监控系统,确保了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光伏农业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光伏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 • 平远县八尺镇“酿豆腐”争霸赛:一场弘扬饮食文化的盛宴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新能源企业落户,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修缮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
- • 平远县差干镇成功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弘扬客家文化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南磜镇竹海公园盛大开建,百里观光步道规划引领生态旅游新风尚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侨乡文化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韩江流域生态养殖示范区建成,水产年产量突破8万吨,绿色生态养殖引领行业发展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蕉岭县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非遗文化魅力
- • 梅州生态旅游节签约项目超百亿,康养产业成投资热点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新阶段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客家女杰叶璧华诗词VR体验馆开放,穿越百年对话才女
- • 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 • 兴宁市新建现代化体育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助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蕉岭县建成全市首个县级教育主题公园,打造校园文化新地标
- • 梅州市2025年城市更新与土地征收政策解读:补偿标准、区域动态与实操建议
- • 梅县区实施特困家庭住房保障计划,温暖民生工程助力幸福生活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获省级重点支持: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称号,生态旅游新篇章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梅州迈入智慧农业新时代:全省首个村级农业气象站建成联网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梅县区打造“无证明城市”: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客家童谣数字化工程启动:百首古调将永久保存,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兴宁市全面启动初中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千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梅州学校正式揭牌开学,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康养产业迎来蓬勃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