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成功并网,年发电量突破8000万度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光伏农业项目正式完成并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光伏农业领域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5亿元。项目采用先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实现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8万吨。
据了解,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农业特点和资源优势。项目采用“农业+光伏”的模式,将光伏板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光伏板下,种植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如蔬菜、水果等,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还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项目采用环保型材料,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先进的智能监控系统,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发电效率和设备安全。
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并网,为我国光伏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该项目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下是该项目带来的几大亮点:
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光伏农业项目将光伏板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2.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光伏农业项目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提高农民收入:光伏农业项目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4. 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并网,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
5. 生态环保:光伏农业项目采用环保型材料和智能监控系统,确保了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做出了贡献。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光伏农业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光伏农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智慧口岸助力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40%,成本大幅降低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梅县区农村公路拓宽工程:助力20个行政村发展,铺就乡村振兴之路
- • 兴宁市新圩镇“埔寨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 • 梅州平远县开启扶贫产品跨境电商出口新篇章
- • 梅县区松源镇“扛阿娘”婚俗再现传统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丰顺县潘田镇铁枝木偶戏创新剧目首演获好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谱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20亿元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传承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生态文旅项目引资再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教育系统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展开,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返乡设立奖学金助力家乡学子腾飞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腾飞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蕉岭县南磜镇“打糍粑”比赛:传承年味记忆,弘扬传统文化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亮相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精准农业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积极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况空前,万名游客共赴茶香之旅
- • 梅州医疗新篇章: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成为首家三甲医院
- • “乡村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温暖阳光洒向10万名学生”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榜单,探寻客家美食的独特魅力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
- • 丰顺县北斗镇“村村有球场”目标实现,全民健身热情高涨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语言学家罗蔼其《客方言》研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支持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梅州生物科技园迎来诺贝尔奖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革命文物保护名录,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加速发展,成功引进三家上市公司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交流新篇章”
- • 梅州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星级评定工作正式启动,助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