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统民俗魅力独具
在我国广东省兴宁市,有一个美丽的小镇——径南镇。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民风淳朴,更有着一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十月朝”糍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会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糍粑的香气飘散十里,让人陶醉。
“十月朝”糍粑节,又称“糍粑节”,是径南镇及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这个节日起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节日当天,村民们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村民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挑选上好的糯米,浸泡、磨浆、蒸煮,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序,最终制成香糯可口的糍粑。制作糍粑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盛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度佳节。桌上,糍粑自然是主角,各式各样的糍粑让人眼花缭乱。有圆形的、长形的、心形的,还有用各种颜色的糖和果仁装饰的,色彩斑斓,诱人食欲。
午后,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参加各种民俗活动。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让整个小镇沉浸在喜庆的气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糍粑抛掷”比赛。参赛者将糍粑抛向空中,其他人争相抢夺,场面异常热闹。
夜幕降临,篝火晚会正式开始。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此时,糍粑的香气更加浓郁,让人忍不住品尝一口。那香糯的口感,仿佛将人们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是一种庆祝活动,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之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们始终忘不了家乡的糍粑,忘不了那飘香十里的节日氛围。每当佳节来临,他们都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这份欢乐。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统民俗节日。它不仅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时光,更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慰藉。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节日,期待那份飘香十里的糍粑,期待那份属于家乡的美好回忆。
- • 兴宁市危房改造工程圆贫困户安居梦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蕉岭南磜镇竹海公园盛大开建,百里观光步道规划引期待
- • 大学生返乡创业,短视频助力客家炸芋丸走向全国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农户可出售生态效益
- • 蕉岭县文福镇仓海诗廊荣膺省级文化示范点,传承文化瑰宝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助力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
- • 梅州: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迎大湾区智能制造新时代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梅州内河港口经济区引资建设多式联运枢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征服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之旅与壮美风光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行动
- • 梅州零碳示范村建设启动,光伏与生态农业融合模式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梅州海关成功查获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2000万元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童谣数字化工程启动,百首古调将永久保存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20个省级美丽乡村挂牌,千村示范工程成效显著
- • 嘉应学院博士工作站获批设立,粤东教育再添新里程碑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丰顺县积极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新时代劳动人才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生活新篇章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重现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乡愁记忆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的独特艺术
- • 中行镇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农户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民间信仰与文化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农产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大埔县全面推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体育发展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农村老年大学遍地开花,银发族乐享“文化养老”
- • 五华高山红薯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文化记忆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困难家庭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梅州梅县机场加密直飞北京、上海航线,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留守妇女巧手制作艾粄,年入二十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暨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孵化20个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描绘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蓝图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转型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启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
- • 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迈入万吨级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