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盛大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精彩呈现
近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的农耕博物馆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客家农具藏品,生动再现了百年客家农具的演变史,成为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亮点。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馆内分为多个展区,包括客家农具历史展区、客家农耕文化展区、客家民俗文化展区等。其中,客家农具历史展区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展示了从清朝末年到现代的各种客家农具。
走进客家农具历史展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客家乡村。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农具,如犁、耙、锄、镰、耧、石磨等,这些农具见证了客家人民辛勤劳作的历程。其中,一些古老的农具已经很少见,如石磨、木耧等,它们见证了客家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
博物馆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农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石磨是客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创造出来的磨制粮食的工具。木耧则是客家人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提高产量而发明的一种农具。
在客家农耕文化展区,游客们可以了解到客家人民在农耕过程中的智慧与创造力。这里展示了客家人民在水稻种植、茶叶种植、果树种植等方面的传统技艺,如水稻育秧、插秧、收割等。此外,还有客家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内容的展示,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还特别设立了客家民俗文化展区,展示了客家人民的生活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客家山歌、客家木偶戏、客家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的开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客家农耕文化的窗口,也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丰富馆藏,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
在农耕博物馆开馆仪式上,当地政府领导表示,大埔县将充分发挥农耕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客家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的开馆,为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客家人民的勤劳智慧,领略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博物馆将成为客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扶贫动人故事传颂新时代风采》
- • 五华县全力打造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守护群众健康防线
- • 梅州“书香校园”建设再升级,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成长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谱写教育新篇章
- •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圆满通过验收,成功孵化45家企业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航空物流枢纽签约顺丰航空项目,共筑粤东物流新篇章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蕉岭县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承传统文化活力四射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善款筹集突破5000万元大关,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 • 丰顺县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节活动盛大开幕,致敬辛勤园丁
- • 平远石正镇“南台舞狮”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悬崖绝技惊艳亮相
- • 梅州智慧停车场PPP项目成功落地,助力城市配套功能持续完善
- • 梅州打造“5311”绿色产业体系,助力招商新篇章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投运,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化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顺利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梅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签约订单突破2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绿色食品认证基地:引资打造品牌矩阵,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梅州“智慧养老”平台上线,助力10万老年人安享晚年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开启青少年兴趣培养新篇章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闯入欧盟市场彰显中国农业实力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养生新名片
- • 梅州交通枢纽经济区引资超预期,区域发展迎来新机遇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新风尚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 • 平远县仁居镇明代古驿道遗址惊现,文物保护申报在即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民国建筑大师林克明手绘广州中山纪念堂原稿回乡,探寻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梅州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 助推脱贫成果巩固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探寻道教圣地,感受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安流镇东江纵队旧址修复完成,红色旅游迎来新热潮
- • 刁坊镇智慧果园上线AI巡检系统,水果优质率提升40%,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守护居民健康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山歌大赛圆满落幕,千年古韵焕发新活力
- • 五华水寨镇龙舟工匠传人收徒,百年龙船建造技艺延续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传统技艺绽放异彩,吸引海外藏家瞩目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