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
近日,梅州市碳交易中心正式启动,并在首日交易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梅州市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州碳交易中心作为广东省内首家地级市碳交易市场,自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此次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充分展示了梅州市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决心和实力。
据了解,梅州碳交易中心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为宗旨,旨在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首日交易中,涉及电力、钢铁、化工等多个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活跃,成交额达到1.2亿元。
梅州碳交易中心的启动,对于推动梅州市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意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碳交易市场,企业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其次,碳交易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助于推动梅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在政策支持、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梅州市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正是梅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
为进一步推动梅州市碳交易市场发展,梅州市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度体系。梅州市将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确保市场公平、公正、透明。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积极性。梅州市将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碳交易市场政策,提高企业对碳交易市场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碳交易市场服务水平。梅州市将加强碳交易市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市场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梅州市将积极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之,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突破亿元,为梅州市绿色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政策支持、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碳交易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推动区域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方案揭晓:游泳成为新增选考项目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谱山歌新篇章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谱写爱心传承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
- • 程江镇红色研学基地揭牌,古驿道变身沉浸式党史课堂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南口镇“社”祭祀活动祈愿风调雨顺,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启动,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出山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梅州创新“扶贫共享农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丰顺捆粄成为高铁新宠,日均销售千份,传承地方美食魅力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丰顺县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正式开通,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民生福祉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实施“扶贫饮水工程” 助力12万群众告别饮水难题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五华横陂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助力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梅江区携手深圳共建产业飞地,助力大湾区科技转移新篇章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
- • 蕉岭县“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外贸新篇章
- • 华侨教育家熊长卿创办的南洋中学史料首次公开展出,见证百年教育传奇
- • 兴宁市智慧农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扶贫新篇章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兴宁市新圩镇“埔寨锣鼓”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上举相思谷:瀑布群与红豆林的生态秘境之旅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梅州再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生态经济新模式
- • 丰顺县试点“智慧校园”人脸识别管理系统,开启校园安全管理新篇章
- • 平远县启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客家古法猪油拌饭重现梅州街头早餐档,唤醒味蕾的乡愁记忆
- • 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美誉,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5亿元
- • 梅江区“一站式”结算助力健康扶贫,减轻群众负担显成效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梅江区客家花灯艺术节盛大启幕,百组创意灯饰点亮老街巷
- • 蕉岭县广福镇豪岭古村:古道驿站的历史印记与明清建筑的沧桑之美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柚香马拉松:一场国内外万名跑者的狂欢盛宴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稻虾共作基地:农旅融合新典范,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