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百侯古镇重现明清婚俗,“六礼”仪式引游客驻足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的百侯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古镇再现了明清时期的传统婚俗——“六礼”,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体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婚礼盛宴。
百侯古镇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有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此次重现的明清婚俗,正是古镇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
“六礼”是中国古代婚礼的六道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百侯古镇,一场完整的“六礼”婚礼仪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首先,是纳采环节。男方家派媒人携礼物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同意后,双方家长见面商议婚事。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代婚姻的严谨和尊重。
接着是问名,男方家询问女方家的生辰八字,以确定婚期。问名环节体现了古代婚俗中的天命观念。
纳吉环节,男方家将女方家的生辰八字请来占卜,若结果吉利,便开始筹备婚礼。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代婚俗中的神秘色彩。
纳征环节,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表示诚意。彩礼的多少和种类,反映了男方家的经济实力和对婚姻的重视。
请期环节,男方家选定吉日,邀请女方家商议婚期。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代婚俗中的重视吉日和吉时。
最后是亲迎环节,男方家派迎亲队伍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身着盛装,乘坐花轿,由伴娘陪伴,缓缓而来。这一环节体现了古代婚俗中的喜庆和热闹。
在百侯古镇,游客们不仅能看到一场完整的“六礼”婚礼仪式,还能亲身参与到各个环节中,感受古代婚俗的魅力。在纳采环节,游客们可以扮演媒人,提亲送礼物;在问名环节,游客们可以询问新娘的生辰八字;在纳征环节,游客们可以送上彩礼,表达祝福;在请期环节,游客们可以商议婚期;在亲迎环节,游客们可以乘坐花轿,体验古代新娘的喜悦。
此次百侯古镇重现明清婚俗,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古镇的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日子里,百侯古镇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美食新风尚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文化情韵
- • 丰顺县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五华县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出行体验
- • 五华采茶戏《长乐故事》精彩亮相,成功入围全国地方戏展演
- • 梅县区首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启用,开启养老服务新篇章
- • 大埔县创新“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方程考原》在数学史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 • 梅州兴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缩小校际差距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投运,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客家围龙屋营造技艺传习所开讲,梁伯聪曾孙现场授课传承非遗文化
- • 丰顺县埔寨火龙表演震撼上演,传承民俗魅力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建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21项非遗体验带你领略客家风情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启用,粤东中医药高地再添新翼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废弃矿山变景区,梅州生态修复催生旅游经济新亮点
- • 梅州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荣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培育新品种水稻,亩产创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交通互联互通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兴宁市罗岗镇柿子林:秋日金黄果园的采摘与摄影指南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 • 五华县多措并举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茶产业:创新驱动,助力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公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农村危桥改造三年行动圆满完成,78个偏远村受益匪浅
- • 梅州首家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谱写产教融合新篇章
- • 蕉岭县蓝坊镇“非遗美食厨王争霸赛”圆满落幕,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防洪灌溉,助力20个自然村发展
- • 探秘梅县区桥溪古村:百年客家民居的静谧之美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包装设计助力扶贫形象提升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共赏茶香诗意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助力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迈入万吨级新纪元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长沙镇乡村微型马拉松开跑,千名选手穿越客家梯田景观
- • 梅州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全面启动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蕉岭县蓝坊镇米酒作坊:探寻古法酿酒技艺,感受客家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丰顺县首届中小学班主任节活动盛大开幕,致敬辛勤园丁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正式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再现黄花岗起义英勇篇章
- • 梅州五华县红薯产业助力扶贫,年销往大湾区超万吨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春秋祭”传承儒家礼制,弘扬传统文化
- • 蕉岭三圳镇“扛阿公”民俗引热议:明代社祭完整保存,传统文化魅力再现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州客家围龙屋修缮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