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近日,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正式建成,200户村民陆续搬入新居,标志着当地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喜讯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展示了我国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坚定决心。
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位于蕉岭县境内,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村民们长期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为改善村民们的居住环境,蕉岭县政府积极推进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实现了新村建设。
据了解,新村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2000万元。新村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村民的生活需求,规划了住宅、公共设施、休闲娱乐等区域,力求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村。
新村住宅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外观整洁大方,内部设施齐全。每户住宅都配备了独立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等,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有线电视等生活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民们的居住条件。
在公共设施方面,新村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超市等,满足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此外,新村还规划了休闲娱乐场所,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新村建成以来,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参观。村民们纷纷表示,新村的建成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搬迁至新村的村民李大哥激动地说:“以前我们住在山上,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现在搬到了新村,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还能享受到便利的生活设施,真是太好了!”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的建成,不仅改善了村民们的居住环境,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村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在今后的工作中,蕉岭县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同时,还将加大对库区移民的扶持力度,确保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总之,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的建成,是蕉岭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200户村民住上生态新房,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蕉岭县的长潭镇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梅州大埔县扶贫蜜柚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增值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树成网红打卡点,传承千年文化之美
- • 梅江区西阳镇荣获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镇称号,乡村旅游再掀热潮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科技赋能,亩产增收20%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埔县茶阳镇倾力打造“青花瓷非遗工坊”体验项目,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县区深化教育改革,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全面实施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梅州蕉岭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生态康养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 • 梅州生物科技园迎来诺贝尔奖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百年祠堂里的美食课:孩童体验打糍粑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共融
- • 梅州乘大湾区东风,半年落地32个制造业项目,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客家筝乐团绽放维也纳金色大厅,《出水莲》奏响中西文化交流新篇章
- • 梅州老城区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穿越时空的美食记忆
- • 梅州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基地投产,年消化原料超5000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梅江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养生之道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速,助力湾区“菜篮子”新基地崛起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温泉康养特色小镇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新名片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入选省级非遗,添丁文化传承焕新颜
- • 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区:千年茶园的云端度假攻略
- • 梅州发布全国首个客家饮食文化指数,助力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粤闽赣边区首个村级跨境电商站落户松源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五华县创新“足球扶贫”模式获国家点赞:足球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扶贫新篇章
- • 兴宁市开通“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助力健康扶贫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减碳量突破百万吨级,助力绿色发展
- • 《蕉岭县扶贫主题微电影:用光影传递脱贫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医疗产业园再迎新篇章:三家上市公司成功入驻
- • 五华安流镇东江纵队旧址修复完成,红色旅游迎来新热潮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 “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登陆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光的怀旧之旅,感受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和谐共鸣
- • 梅县区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再现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县启动乡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培训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籍院士心系桑梓,返乡设立奖学金助力家乡学子腾飞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 • 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梅州蕉岭县扶贫富硒大米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文化底蕴与旅游魅力齐飞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盛大开工,共筑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谱写爱心传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