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扶贫攻坚新成果
近日,梅州市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对大埔县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显著成效的高度认可。大埔县作为广东省的一个山区县,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此次荣获此项殊荣,不仅是对大埔县扶贫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国脱贫攻坚事业的有力推动。
大埔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然而,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贫困人口较多。近年来,大埔县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大埔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如,大埔县积极发展茶叶、油茶、蜜柚等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
大埔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贫困地区民生条件。近年来,大埔县累计投入数十亿元,实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大埔县还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确保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三、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大埔县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工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近年来,大埔县贫困家庭子女升学率逐年提高,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四、社会扶贫,形成合力攻坚
大埔县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通过开展“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同时,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帮扶地区携手共进,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对大埔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充分肯定。大埔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之,梅州市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不仅是对大埔县扶贫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全国脱贫攻坚事业的有力推动。在未来的脱贫攻坚战中,大埔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扶贫模式,为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梅州平远县脐橙产业助力出口创汇,引领整村脱贫致富新篇章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兴宁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五华县双华镇天堂山:高山草甸与风电群的视觉震撼之旅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扶贫夜校”助力提升群众脱贫技能,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大埔县茶阳镇“父子进士”牌坊祭祖仪式启幕,传承百年家风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文化,共筑世界文学之桥”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共迎新春佳节
- • 丰顺龙岗镇揭秘清代“马图茶”文献:茶道文化溯源之旅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双碳”产业示范园盛大启动,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引领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兴宁竹板歌焕新颜:传统说唱与流行音乐完美碰撞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 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基地落成,客家营造技艺传承再添新篇章
- • 全国首条南药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在丰顺投产,效率提升300%,助力中医药产业升级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引资,助力“双碳”达标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勇夺八金荣光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三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上一举夺魁,斩获3金2银创佳绩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之美
- • 梅州客家围屋群:历史文化的瑰宝,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新成员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梅州“人才新政20条”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贫困户全覆盖分红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蕉岭三圳镇“重现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新篇章
- • 梅州“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新篇章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民俗文化绽放异彩
- • 梅州客家非遗服饰惊艳巴黎国际时装周,传统韵味绽放世界舞台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中行镇发现珍稀植物桫椤群,设立自然保护小区助力生态保护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蕉岭县长潭镇千年桫椤谷生态文化节盛大开幕
- • 梅州“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化发展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客家传统米程成年轻人口袋零食新宠
- • 大埔西河镇隆重举办张弼士诞辰纪念活动暨酒文化论坛开幕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梅州兴宁市扶贫刺绣工坊助力留守妇女月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魅力古韵焕新颜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达8000万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梅县区金柚产业助力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 • 平远县差干镇七夕“接仙女”习俗温情延续:千年古韵,情意绵长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农业碳中和实验室,创新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助力10万亩农田实现高效节水灌溉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资超预期,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华侨将军邓仲元军事思想研讨会在穗召开 首次公开战时密电
- • 兴宁市水口镇刘氏总祠:客家宗族文化的建筑艺术探秘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的独特艺术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大埔县陶瓷非遗工坊揭牌,千年青花瓷技艺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