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盛大启幕 吸引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
近日,一场热闹非凡的文化盛宴在广东省兴宁市举行,由兴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百名民间艺人参赛,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竹板歌,又称“竹板书”,是兴宁市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历史悠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此次“竹板歌擂台赛”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间艺人的创作热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持竹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比赛中。参赛者们各展所长,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将竹板歌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被这独特的艺术形式深深吸引,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在初赛中,参赛者们通过自选曲目,展示了各自在竹板歌方面的功底。经过激烈的角逐,共有20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复赛。复赛阶段,选手们围绕主题进行创作,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决赛现场,气氛更加热烈。选手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用竹板敲击出优美的旋律,唱出心中的故事。其中,一位名叫李明的选手,以一曲《兴宁竹板歌》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李明表示,能够参加这次比赛,让他倍感荣幸,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竹板歌的决心。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来自兴宁市某文化站的选手陈女士荣获本次“竹板歌擂台赛”的一等奖。陈女士激动地说:“这次比赛让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竹板歌的决心。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竹板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主办方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兴宁市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此次“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兴宁市民间艺人的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竹板歌这一民间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扶贫特派员”制度创新助力帮扶实效显著提升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梅州松口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重点聚焦新兴产业引领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获批:对外开放再添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大埔县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擂茶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再攀新高突破10亿元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授信额度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梅州创新“消费扶贫直通车”助力农产品当日达湾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梅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前置仓,助力6小时直达,共筑美好生活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梅州丰顺埔寨火龙: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瑰宝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跨县产业集群崛起,梅州打造粤闽赣边区农业枢纽新格局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家族情感,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州全面启动“千企技改”工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洲瑞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茶园,节水成效显著
- • 梅州客家山歌:穿越时空的非遗魅力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数学家李国平故居焕新颜,“数学魔法屋”开启沉浸式数理之美体验之旅
- • 蕉岭县南磜镇竹海长廊:骑行漫步,尽享竹林清风之旅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筑孩子成长新篇章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武术惊艳国际舞台,斩获八金荣耀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暨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大启幕,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启动“院士故里行”活动,百名学子对话科学大家
- • 大埔县非遗传承校园示范基地正式设立,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乡野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南药种植基地,产值突破15亿,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梅州与粤港澳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谋科技成果转化新篇章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怀旧之旅
- • 梅州“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大学生返乡助力家乡发展,短视频推广客家炸芋丸走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