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成为一项重要任务。近日,梅州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消费者只需通过扫码,就能全面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全流程,此举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信心提供了有力保障。
梅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以“互联网+农业”为抓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追溯。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到该产品的生产地、种植养殖情况、检测报告、流通渠道等信息,确保所购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据了解,该平台的建设得到了梅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梅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平台的建设过程经历了精心筹备。首先,梅州市对全市范围内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平台建设的试点单位。随后,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培训,确保企业能够熟练使用平台。在平台正式上线后,梅州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开展了多场宣传活动,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并使用该平台。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全覆盖:平台涵盖了梅州市所有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实现了对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追溯。
2. 真实性:平台数据来源于企业实际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便捷性: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了解农产品生产全流程,大大提高了消费体验。
4. 可追溯:平台实现了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有助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5. 信息透明:平台公开了企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等信息,让消费者对农产品有更全面的了解。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建立,对于提高梅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优质农产品,提高消费信心;另一方面,它也有利于推动农业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扩大平台覆盖范围,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便捷、安全的农产品购买体验。同时,梅州市还将积极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模式,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 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扶贫互助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 • 八尺镇古驿道修复工程竣工,千年商路焕发新生,徒步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蕉岭县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共绘绿色发展新蓝图
- • 梅州启动“客都绿道”千里徒步计划,畅游绿色生态,感受客家风情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花环龙舞动新时代”传统技艺创新展演: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客家炒绿茶叶出口创新高,梅州茶产业走出国际新路径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梅州金柚迎来新篇章: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梅州农商行创新金融服务,推出“柚农贷”专项产品助力柚农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融合非遗市集元素,展现文化魅力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州试点推行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
- • 梅州陶瓷产业绿色化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单位能耗下降35%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综合保税区签约12个重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高端装备制造园牵手德国“隐形冠军”,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平远县八尺镇客家娘酒产业园盛大开园,传统酿造工艺迈向产业化新篇章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创新暑期托管服务:“官方带娃”新模式助力家长无忧假期
- • 梅江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设,打造美丽家园新风尚
- • 西郊街道社区食堂助农新举措:每周采购滞销农产品超2吨,温暖民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丰顺县倾力打造“扶贫温泉康养”特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消费扶贫专柜”助力城乡商超全面覆盖,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首届客家非遗艺术节盛大开幕,百项传统技艺精彩纷呈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长寿之乡品牌升级,生态康养产业引资超十亿元,共筑健康未来
- • 梅州“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显著,经济腾飞势头强劲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通过复审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大东镇竹制品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梅州兴宁纺织业迈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生产效率翻倍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新阶段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启动“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 • 热血传奇职业指南:战士、法师、道士的深度解析与实战策略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提升市民购物体验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记忆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50余个特色兴趣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民国飞行先驱杨官璘航空史料馆奠基,VR空战体验区即将亮相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
- • 梅县区丙村温公祠举行“春秋祭”活动,传承儒家礼制文化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直供基地达百家,助力区域食品安全与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神秘面纱
- • 梅州全面启动“千企技改”工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