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的蓝坊镇,便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功打造了石斛种植基地,并通过扩产和深加工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拓宽了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育出高品质的石斛产品。石斛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基地负责人表示:“我们种植的石斛,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远销东南亚各国,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近年来不断扩产。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实现了石斛种植规模的稳步增长。目前,基地已发展到占地面积1000余亩,年产石斛鲜条500余吨,成为蕉岭县乃至梅州市规模最大的石斛种植基地。
在扩产的同时,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还注重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基地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石斛加工生产线,对石斛鲜条进行清洗、蒸制、烘干、粉碎等工序,生产出石斛粉、石斛茶、石斛胶囊等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消费者喜爱,还远销东南亚各国,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我们的石斛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非常受欢迎,尤其是石斛胶囊,因其便捷的服用方式和高品质的药效,深受消费者青睐。”基地负责人介绍道。据悉,基地的石斛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销售额逐年攀升,为当地农民创造了丰厚的收入。
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还积极与东南亚各国开展合作,举办石斛产业论坛、石斛产品推介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基地还与当地政府、企业、高校等合作,共同推动石斛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石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石斛产业的带动下,蓝坊镇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许多农民表示,石斛种植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愿意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如今,蓝坊镇石斛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蕉岭县乃至梅州市的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的扩产和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蓝坊镇将继续发挥石斛产业的独特优势,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石斛产业基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梅江区西阳镇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全覆盖,生态乡村建设获省级表彰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盛大发布,21项非遗体验带你领略千年客家风情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 民间武艺研究获重大突破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百侯镇三十六巷盛大开启“明清服饰文化周”,传承千年服饰文化魅力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传承千年客家文化的盛宴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农村人才振兴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保障食品安全
- • 央视记者探访梅州客家围龙屋千人盆菜宴:传承与创新中的客家文化盛宴
- • 梅州“飞地经济”税收分成机制创新,推动跨区域合作深化发展
- • 丰顺县全面推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守护生命起点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助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平远县油茶产业深加工链条延伸,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50%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更加闪亮
- • 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孵化20个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中医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助力粤东中医药高地建设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实现全覆盖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半导体材料产业园签约日韩企业,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大埔县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扩容计划: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华侨将军陈烙痕抗战文物捐赠仪式在印尼雅加达同步举行,传承抗战精神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登陆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梅州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百年榕树下的美食市集:一场别开生面的粄食文化盛宴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展现阳光晾晒技艺的独特魅力
- • 五华县木偶戏传承中心积极开展“非遗下乡”百场巡演,弘扬传统文化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圆梦校园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农业新篇章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共同致富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脱贫攻坚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探访制度
- • 梅州五华县红薯产业助力扶贫,年销往大湾区超万吨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再掀热潮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悠然采茶品茗,体验茶田慢生活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助力海外文物史料征集之旅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引领绿色乡村发展新潮流
- • 梅州积极推进“苏区+湾区”联动发展,政策赋能老区振兴
- • 大埔县积极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教育新品牌
- • 五华县横陂镇红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 • 梅州开启“扶贫云课堂”,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引领未来
- • 梅州农产品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首日成交额突破千万元
- • 梅江区创新举措,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实现学位动态监测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再上新台阶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梅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