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梅江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近日,梅江区正式启动老城改造项目,旨在焕发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
梅江区老城区历史悠久,曾是古代梅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不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梅州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区逐渐暴露出基础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功能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梅江区决定启动老城改造项目,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此次老城改造项目以“保护、传承、发展”为原则,重点对老城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和提升。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改造。对老城区的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对老旧房屋进行加固维修,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环境整治。对老城区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清理垃圾、绿化美化、整治乱搭乱建等,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文化传承。对老城区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保护和修缮,如古建筑、古街道、古井等,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功能提升。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老城区的功能进行提升,如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等,增加老城区的经济活力。
五、社区共建。鼓励居民参与老城改造项目,共同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老城改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梅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意见。项目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据悉,老城改造项目预计将在三年内完成。届时,梅江区老城区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一座集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办公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此次老城改造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对梅江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江区老城区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梅州乃至广东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 • 兴宁市“扶贫车间”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湾区数字孪生产业园盛大启动,引领虚拟经济新潮流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隆重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梅州林业碳汇开发项目成功吸引国际资本签约,助力绿色发展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积极引入新能源企业,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丰收,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探寻高山茶园的日出云海仙境
- • 兴宁市首届客家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文化盛宴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新篇章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梅州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兴宁市罗浮镇成功举办“徐氏中医文化传承研讨会”
- • 客家传统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梯田耕作场景再现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梅江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建设,打造绿色环保新风尚
- • 梅州柚香马拉松:一场国内外万名跑者的狂欢盛宴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政银保合作推出“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助力柚农增收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大埔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乡村振兴新成果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更加闪亮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梅州惊现罕见“双彩虹”天象,朋友圈瞬间刷屏!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照亮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路
- • 梅县区申报“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初审,客家文化保护迈出重要一步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梅州医保新政策: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5%,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 梅州客家古村落活化利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梅州开启茶叶保险新篇章: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梅州工业园区“标准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大宗祠祭典荣登市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创新“扶贫生态银行”:绿色资产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兴宁市高铁南站配套工程破土动工,助力2025年通车梦想成真
- • 梅江区盛大举办客家服饰设计大赛,传统元素融入时装展现客家风采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升级
- • 大埔县茶叶出口额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引入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助力生态扶贫,共建绿色家园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展现独特民族风情的传统庆典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梅州丰顺温泉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共赴温泉盛宴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区域农产品流通
- • 梅州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召开,共绘“世界客都”新蓝图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成立,共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 • 梅州首个县域教育云平台在兴宁正式上线,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梅州金柚太空育种实验取得突破,成功培育抗病新品种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