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发布,串联三省革命遗址,传承红色基因
近日,平远县八尺镇正式发布了红色研学路线,该路线以红色文化为主题,串联起三省的革命遗址,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八尺镇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是革命老区。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一站,也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八尺镇精心策划了这条红色研学路线,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革命遗址,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这条红色研学路线全长约50公里,共串联起三省的7个革命遗址,包括八尺镇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纪念亭、八尺镇革命纪念馆、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福建长汀革命旧址等。这些革命遗址见证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红色研学路线中,游客可以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红军长征纪念亭,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在八尺镇革命纪念馆,了解八尺镇革命历史;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旧址,感受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氛围;在福建长汀革命旧址,了解长汀革命历史。
为了使红色研学更加生动有趣,八尺镇还特别安排了讲解员为游客讲解革命历史,并组织游客进行互动体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
此外,八尺镇还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文化活动。如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演唱、红色书画展览等,让游客在参观革命遗址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
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的发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也为当地红色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悉,该路线自发布以来,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成为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显得尤为重要。平远县八尺镇红色研学路线的发布,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新的内涵,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条红色研学路线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 • 梅州携手广铁集团,打造“客家文化专列”传承地域特色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大埔县蜜柚品牌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出口订单激增60%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传承百年铁路精神
- • 全国首个客家乡村博物馆群在梅州落成,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梅县区隆文镇古树群保护条例实施,千年银杏树成为游客打卡新热点
- • 蕉岭县全域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同比增长40%谱写旅游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南磜镇盛大举办“客家山歌剧原创剧本大赛”
- • 梅州航空物流枢纽签约顺丰航空项目,共筑粤东物流新篇章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荣获GAP认证,绿色健康引领行业发展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助力老区群众脱贫致富
- • 兴宁市“扶贫车间”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嘉应学院与梅州企业携手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教育局发布教师轮岗交流方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助力保障群众权益,谱写新时代法治扶贫新篇章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梅县区畲江镇“乡村复兴少年宫”开班,非遗竹编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梅县区水车镇盛大启幕“窑文化遗址公园”建设仪式,传承千年窑文化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梅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从扶贫到亿元产业集群的华丽蜕变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实践“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省级农业科技园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智慧农业项目落地实施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盛大启幕,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梅州客家山歌大赛圆满落幕 千年古韵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山区小学通校公路升级完成,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城市经济腾飞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光德镇蜜柚出口包装中心正式启用,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
- • 古法柴火灶复燃,梅州乡村复兴猪油渣炒菜心:传统烹饪技艺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 • 梅州丰顺县单丛茶产业助力扶贫,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丰顺县北斗镇拾荷山庄:夏日荷塘亲子研学基地,共度美好时光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柚子产业腾飞
- •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助力果蔬产量提升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探索红色金融创新模式,助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助力扶贫,激活内生动力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交通互联互通
- • 丰顺县“扶贫科技特派员”下乡送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粤东地区发展新篇章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江区创新教育管理,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助力学位动态监测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五华县全民健身中心落成:足球之乡再添运动新地标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发展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