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近日,梅州市荣获国家旅游局批准,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喜讯标志着梅州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传承客家文化、打造文旅新名片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梅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此次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不仅是对梅州旅游资源的肯定,更是对梅州未来发展的期许。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旨在推动旅游业与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梅州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
首先,梅州将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客家精神。梅州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客家文化节、客家山歌比赛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客家文化,感受客家风情。
其次,梅州将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梅州将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客家围屋游、客家美食游、客家民俗游等。同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再次,梅州将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梅州将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红色等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新兴业态。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梅州旅游的竞争力。
此外,梅州还将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城市知名度。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梅州旅游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梅州、走进梅州。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成旅游发展合力。
梅州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梅州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梅州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紧紧围绕“打造客家文旅新名片”的目标,努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
展望未来,梅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有力推动梅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助力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州必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客家文旅新名片,为世界展示梅州之美。
- • 兴宁市光伏扶贫项目助力千余户困难家庭脱贫致富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传统种质资源正式纳入国家基因库,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推动乡村振兴
- • 丰顺县畲族村“招兵节”: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风情盛宴
- • 梅州蕉岭荣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名片
- • 梅州全力推进客家方言保护工程,语音数据库助力传承千年文化
- • "岭南第一清官"蓝钦奎廉政文化论坛达成10项研究成果
- • 丰顺留隍镇“赛大猪”民俗重启:600斤神猪巡游祈丰年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研究院,定向培养农业硕士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客家筝派大师罗九香诞辰120周年:全球弟子云集,共襄盛举纪念音乐会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荣登省级非遗生产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梅州老城区意外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见证历史沧桑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共享文化盛宴
- • 梅县区“扶贫助学基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坚实桥梁
- • 梅州实施“绿美扶贫”战略,发展林下经济3.8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外商投资全程代办”服务机制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东石镇丰泰堂:探寻客家民居与红色革命旧址的双重魅力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迎大湾区智能制造新时代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启用AI价格监测系统,引领市场管理新篇章
- • 五华县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盛大启动,总投资60亿元助力能源转型
- • 梅州兴宁石马镇千年古银杏树群:古韵盎然,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再创佳绩:全省首单政策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成功落地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传承,探寻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奥秘
- • 梅州智慧口岸焕新颜,外贸企业成本大幅降低,通关效率提升40%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梅州加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千企技改工程正式启动
- • 大埔县“扶贫工匠”计划:传承传统手工艺,助力脱贫攻坚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丰顺埔寨盛大举行三山国王出巡庆典,万人空巷见证潮客融合
- • 兴宁市“扶贫明星产品”评选活动助力市场认可,共筑乡村振兴梦
- • 粤港澳大湾区名师工作室落户梅州中学,助力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复审通过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梅州客家武术在国际传统武术锦标赛上大放异彩,荣获八金壮我国武术风采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引进环保科技企业12家,助力绿色转型升级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助力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
- • 大埔县高陂镇陶瓷古窑:千年瓷都的工艺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倾力开展“医疗扶贫”行动,8万贫困群众受益匪浅
- • 梅州首家客家美食博物馆开馆,沉浸式体验客家饮食文化魅力
- • 梅州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携手共建南药研究院,共谋中医药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打造绿色休闲新去处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年减碳量达百万吨级
- • 梅江区“扶贫文化墙”助力弘扬脱贫正能量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覆盖30所小学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激发创意,非遗作品精彩纷呈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血脉情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荣获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称号,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苏区政策红利释放,吸引企业纷纷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出台用地保障新规,助力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
- • 梅县区倾力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美食之旅启程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