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热闹非凡,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近日,兴宁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板歌擂台赛”,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名民间艺人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他们精湛的技艺。这场擂台赛不仅为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竹板歌的魅力。
竹板歌,又称“竹板戏”,是我国民间一种独特的曲艺形式,起源于宋代,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兴宁市作为竹板歌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竹板歌文化资源。此次擂台赛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竹板歌。
活动现场,百名民间艺人身着节日盛装,手持竹板,纷纷登台献艺。他们以丰富的题材、生动的表演和优美的旋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参赛选手们各具特色,有的以幽默风趣的段子逗笑观众,有的以激昂高亢的旋律感染现场气氛,还有的以深情款款的歌声打动人心。
在比赛中,一位名叫陈阿姨的民间艺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年过六旬,却依然精神矍铄,演唱的竹板歌韵味十足。陈阿姨说:“自从年轻时开始学习竹板歌,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门艺术。今天能在这里与这么多民间艺人同台竞技,我感到非常荣幸。”
另一名参赛选手小李,年仅18岁,却已是一位竹板歌高手。他演唱的《家乡美》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小李表示,他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熏陶,对竹板歌情有独钟。这次参赛,他希望能借此机会向更多人推广竹板歌,让这门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擂台赛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知名曲艺家担任评委。评委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赛选手水平较高,展现了兴宁市竹板歌的传承与发展。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让更多人关注和喜爱竹板歌,为这门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纷纷表示,这次比赛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更让广大观众领略到了传统竹板歌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兴宁市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让竹板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梅州首条智轨电车线路启动试运行,智慧交通新篇章开启
- • 大埔县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五华县潭下镇“客家竹编元宇宙展厅”正式上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大埔县陶瓷非遗工坊揭牌,千年青花瓷技艺焕新生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丰顺八乡山镇采茶戏新编剧目,演绎扶贫动人故事》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曾宪梓教育基金成立30周年庆典:梅州学子受助案例入选北师大教材,传承爱心教育
- • 平远县全面启动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防线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再升级,梅州生产基地增至120个
- • 梅县区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梅县区松口镇侨批文化馆盛大举办“纸短情长·华侨家书特展”
- • 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千年榕树佩戴监测传感器,守护绿色遗产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彰显体育精神
- • 蕉岭县创新教育发展,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梅州兴宁市打造“稻虾共作”生态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的新路径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情高涨,人数同比增长45%
- • 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梅州农产品开辟出海新通道
- • 五华县乡村快递网点助力农产品上行,畅通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梅江区倾力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平远县河头镇相思河:泛舟溪涧,寻觅野生红豆树群的自然奇观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蕉岭县新铺镇“千年古镇文化墙”绘就客家故事,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石正镇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签约3家上市公司,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构建智慧交通新格局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盛大启幕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增长35%,开启智慧商贸新篇章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为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保驾护航
- • 丰顺埔寨烧龙:千年技艺传承,入选国家级非遗预备名录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发展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迎来50家签约入驻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防溺水安全教育进百校”系列活动全面启动,筑牢学生生命安全防线
- • 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助力贫困学子圆梦未来
- • 梅州五华鱼生荣登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州农村电商示范县全覆盖,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林菌套种创新模式,林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科技之光洒满家乡大地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届客家小吃制作大赛盛大开幕,百人竞技展客家美食魅力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大埔湖寮镇非遗小吃街盛大开业,百种客家美食荟萃,食客们纷纷慕名而来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收梅城全景之美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承民俗文化,守护一方安宁
- • 梅江区东山书院:岭南书院文化与状元故事的深度解读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与安全
- • 梅县区“扶贫成果展”盛大开幕,彰显脱贫攻坚辉煌历程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验收,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再创佳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拓展欧美市场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的希望之光
- • 农村智慧能源系统上线,光伏+储能照亮偏远村落生活新篇章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助力乡村旅游
- • 梅江区试点“长者食堂”:破解独居老人用餐难题,温暖夕阳红
- • 大埔县:砥砺前行,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