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在广东省平远县泗水镇,一场别开生面的“打糍粑”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大赛不仅是一场传统技艺的传承,更是一次唤醒童年记忆的盛会。百斤重的木槌在参赛者手中挥舞,敲打出一片片金黄的糍粑,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时光。
糍粑,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承载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习俗。在平远泗水镇,打糍粑更是当地人民庆祝丰收、祈求来年好运的重要活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这场热闹非凡的大赛。
清晨的阳光洒在泗水镇的古朴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糯米香。参赛者们身着节日盛装,精神抖擞地来到比赛现场。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手持百斤重的木槌,用力地敲打着蒸熟的糯米团。糯米团在木槌的敲打下,逐渐变得粘稠,最终形成了一块块金黄的糍粑。
比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观众们热情地为参赛者加油鼓劲,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参赛者们也沉浸在比赛的喜悦中,忘却了疲劳。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本次大赛的优胜者。
“小时候,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跟着大人一起打糍粑,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一位参赛者感慨地说。的确,打糍粑这项传统技艺,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敲打糯米团的过程中,人们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亲情、友情和邻里情。
在比赛间隙,主办方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唱山歌等,让游客们充分体验到了平远泗水镇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许多当地居民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比赛,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传统技艺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在平远泗水镇,打糍粑这项传统技艺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通过举办“打糍粑”大赛,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项传统技艺,还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快乐。
百斤木槌唤醒了童年记忆,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正如平远泗水镇的“打糍粑”大赛,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热爱我们的祖国。
- • 梅州三及第汤:一锅传承百年的美味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
- • 梅州全力推进客家方言保护工程,语音数据库助力传承千年文化
- • 梅州与暨南大学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共谱文化传承新篇章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 梅州积极开展扶贫职业技能培训,助力2.6万人实现脱贫致富
- • 梅州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无人机龙头企业,共筑未来航空梦想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再上新台阶,“书香校园”建设助力阅读风潮,图书馆藏书量突破30万册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登陆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永和镇湿地公园建成开放,生态修复助力民宿集群蓬勃发展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梅州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一扫即知生产全流程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梅县区强化“扶贫法律援助” 保障群众权益,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县区雁洋镇荣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试点AI智慧课堂应用项目: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梅州创新“乡贤+”模式,引资超百亿反哺家乡建设
- • 大埔县湖寮镇“龙珠灯”巡游点亮元宵夜,共庆佳节
- • 梅州:出台扶持政策,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榜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蕉岭县文福镇矿山复绿工程显成效,千亩荒山华丽变身光伏电站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上一举夺魁,斩获3金2银创佳绩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乐趣无穷
- • 梅州五所中小学荣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 • 梅州五华县创新“足球扶贫”模式获国家点赞:足球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扶贫新篇章
- • 三角镇数字人民币试点进农村,200家商户支持无感支付,开启智慧乡村新篇章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推广,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茶园: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助力有机种植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客家娘酒扶贫产业链助力万户增收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获金鸡奖提名,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丰顺埔寨三山国王出巡,万人空巷见证潮客融合
- • 丰顺县电声产业基地签约3家龙头企业,总投资超8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荣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谱写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传承千年客家文化刻不容缓》
- • 梅州智慧农业产业园迈向5G新时代:全面覆盖助力农业现代化
- • 蕉岭县首个校园科技馆落成开放,助力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工,千年迁徙史再现辉煌
- • 梅州农商行创新金融支持,推出“柚农贷”专项产品助力柚农发展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隆重启幕,共绘美丽乡村新篇章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大埔县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年消化万吨鲜果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入选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助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
- • 《梅江区长沙镇客家童谣动画片》制作完成,首映仪式盛大举行
- • 兴宁市永和镇村级合作社联盟崛起,特色农产品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个省级农业科技园顺利通过验收,助力区域农业转型升级
- • 客家传统美食“姜糟焖鸭”荣登粤菜文化遗产名录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梅州经济发展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故居:探寻清代才子故里的诗书文化之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