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推广,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的治理模式。在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一项名为“积分制”的村民参与治理模式应运而生,不仅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还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三圳镇位于蕉岭县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镇。过去,由于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村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三圳镇积极探索创新,引入了“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积分制”的核心是,村民通过参与村庄治理、环境卫生维护、邻里互助等活动,积累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生活用品,如洗衣粉、肥皂、牙膏等。这种模式将村民的日常行为与村庄治理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在实施“积分制”之前,三圳镇的村庄环境脏乱差,村民对村庄治理的参与度不高。如今,随着“积分制”的推广,村民的参与热情明显提升。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村庄治理,既改善了生活环境,又兑换到了实用的生活用品,一举两得。
具体来说,三圳镇的“积分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卫生:村民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持村庄整洁。参与环境卫生维护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2. 邻里互助:村民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邻里互助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3. 村庄治理:村民积极参与村庄治理,如参加村民大会、提出村庄发展建议等。参与村庄治理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4. 公益活动:村民参加村庄组织的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敬老爱幼等。参与公益活动的村民可获得相应积分。
积分兑换方面,三圳镇设立了积分兑换中心,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积分兑换中心定期公布兑换物品清单,村民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兑换。
“积分制”推广以来,三圳镇的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村民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许多村民表示,通过参与村庄治理,不仅自己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还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当然,“积分制”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积分的公平公正,如何提高村民的参与度等。对此,三圳镇不断优化“积分制”方案,加强宣传引导,确保“积分制”在村民中深入人心。
总之,蕉岭县三圳镇的“积分制”村民参与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积分制”的推动下,三圳镇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梅州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启用,千亩茶园实现精准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谱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广福镇创新实践“光伏+农业”模式,实现农光互补效益翻倍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梅州客家山歌奏响央视,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农产品加工链延伸发展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合力推动规模效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展示: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再续新篇
- • 五华县安流镇“打船灯”艺术节:热闹非凡,传承民俗文化
- • 丰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50家,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平远县石墨烯应用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新材料突破发展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绿色矿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传承的信仰之光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荣膺省级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丰顺埔寨火龙筹备升级,元宵夜将创规模新纪录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防洪灌溉,助力20个自然村发展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梅县区与粤港澳学校缔结姊妹校,共筑教育交流新篇章
- • 大埔县西岩山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茶叶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领跑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 • 梅州重拳出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五华县安流镇“村村通”公路升级,助力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温馨学习环境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谱写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乡村风采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全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中心落户梅州,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成功带动37个贫困村发展
- • 梅州味酵粄香飘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助力山区特色美食走出大山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非遗美食走进校园:千名学生同做老鼠粄,传承文化味蕾共舞
- • 梅州客家围屋群: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乡村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开幕,百名画家共绘客家新貌”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光伏+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发电,开启生态经济新模式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辉煌历程
- • 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全覆盖,村村通快递: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地在梅县区挂牌成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州客家博物馆盛大启幕“千年文脉”特展,3D技术再现36位先贤生活场景
- • 兴宁竹板歌焕新颜:传统说唱与流行音乐完美碰撞
- • 平远县扶贫公益基金募集社会力量,共筑美好未来
- • 梅州与福建龙岩携手共建闽粤赣边区协同发展示范区,共绘区域协同发展新蓝图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的盛宴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西阳镇AI水稻病虫害预警系统成功上线,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