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实施:守护世界建筑瑰宝
梅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历史名城,以其独特的客家文化而闻名于世。其中,客家围龙屋作为客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瑰宝”。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梅州市政府于近日正式实施《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这一举措标志着梅州市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客家围龙屋,顾名思义,是一种以龙形为布局的围屋。这种建筑形式源于客家先民对龙的崇拜,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围龙屋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老的围龙屋面临着损毁和废弃的困境。
为了守护这一世界建筑瑰宝,梅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客家围龙屋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客家围龙屋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保护范围。条例规定,梅州市范围内的客家围龙屋均属保护对象,包括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列入保护单位的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围龙屋。
二、强化保护措施。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客家围龙屋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损毁、破坏和非法占用。对于已损毁的围龙屋,应当进行修复;对于具有修复价值的围龙屋,应当优先修复。
三、落实法律责任。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毁、非法占用客家围龙屋。违反规定的,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过程中,梅州市政府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客家围龙屋保护工作的认识。通过举办客家围龙屋摄影展、举办客家围龙屋保护知识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围龙屋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保护意识。
如今,《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许多古老的围龙屋得到了有效保护。例如,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的“永定围龙屋”就得到了全面修复,重现了昔日的风采。
总之,《梅州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的实施,为守护世界建筑瑰宝——客家围龙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梅州市政府将继续加大保护力度,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为客家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客家家训馆群建设启动,梅州深耕文化振兴之路
- • 梅州大埔县荣膺“中国蜜柚之乡”: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大埔县枫朗镇西岩山茶会:品茗论道,传承千年茶文化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紧急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重点聚焦新兴产业引领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农业装备产业园盛大开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0亿
- • 乡贤理事会助力梅州,显成效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梅江区试点“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创新模式助力老龄化社会
- • 梅州五华足球小镇荣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引领足球产业发展新潮流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客家传统美食“鸭松羹”濒临失传,紧急寻访传承人,守护家乡味道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新引擎助力梅州经济腾飞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五华县深入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蕉岭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荣获省级绿色示范基地称号,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丰顺县教育基金会成立,募集善款逾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 丰顺县八乡山大峡谷:地质奇观与避暑胜地的深度攻略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一场融合赏花与民俗体验的盛宴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神光山:摩崖石刻与佛教文化的千年对话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梅州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共庆辉煌成就
- • 梅州湾区产业基金规模达50亿,聚焦新兴产业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蕉岭县创新教育管理,试点推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制度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荣登省级非遗生产目录,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丰顺县汤坑镇农贸市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华阳镇红色农旅综合体盛大开业,VR技术助力革命历史场景重现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松口古镇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双重奇观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五华县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五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园区”称号,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飞地,协同发展再深化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梅州省级高新区升格工作启动,创新驱动战略再推进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禽蛋保供基地,日供鲜蛋200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梅州全面启动校园食品安全“明厨亮灶”行动,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民国金融家陈济轩家族银票展揭幕,客家钱庄历史再现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