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传承民俗保平安
梅县区丙村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丙村镇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扛关爷”巡游,以此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扛关爷”巡游,是丙村镇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关公乃武圣,具有极高的威望,能够驱邪避灾、保佑平安。因此,村民们纷纷祈求关公保佑,使得这一传统得以传承。
每年的正月十五,丙村镇的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精心准备“扛关爷”巡游活动。这一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巡游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村民自发制作的关公像。关公像栩栩如生,神态威严,让人肃然起敬。
巡游队伍在锣鼓、鞭炮声中缓缓前行,关公像被村民们扛在肩上,显得格外庄重。沿途,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巡游队伍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扛关爷”巡游活动不仅是一项民俗活动,更是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还表演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舞龙、舞狮、戏曲等,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据村民们介绍,为了制作关公像,村民们会提前几个月开始筹备。他们精心挑选木材,雕刻出关公的形象,再涂上鲜艳的颜料。关公像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力求展现出关公的威严与神武。
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还会向关公像敬香、祭拜,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事业顺利。这一传统习俗,体现了村民们对关公的崇敬之情,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尊崇英雄、崇尚正义的优良传统。
如今,“扛关爷”巡游已成为丙村镇的一张文化名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丙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当然,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村民们也注意到了安全问题。为了确保巡游活动顺利进行,村民们加强了现场安全管理,对巡游路线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严格遵守纪律,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总之,“扛关爷”巡游活动是梅县区丙村镇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它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新的一年里,丙村镇的村民们将继续弘扬这一优良传统,祈求平安幸福,共创美好未来。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吹响“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号角,培育本土教育领军人才
- • 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保平安: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和谐交融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 • 梅州荣膺“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称号,生态旅游新篇章
- • 梅州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喜获央企投资,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蕉岭蓝坊镇石寨土楼祭祖大典 千年族谱首度公开,传承家族文化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启动“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梅州创新实践:光伏板下种金柚,探索农光互补新路径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平远县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寻佛文化与丹霞地貌的双重奇观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千户卫生厕改造圆满完成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膺省级示范基地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眼球,传统文化魅力绽放
- • 五华县倾力打造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乡村青少年宫建设全覆盖,助力素质教育全面开花
- • 平远八尺镇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成功通过省级验收,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梅州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迎来新篇章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焕发生机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凝聚力量,推动规模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江南街道举办客家方言故事大赛,传承母语文化
- • 大埔县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平远县南药种植基地扩产,助力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梅州首条智慧物流专线开通,助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兴宁版画绽放时代光彩: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焕发新生
- • 兴宁市刁坊镇百年金狮队复建,传统武术展演焕发新活力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河东工业园积极引入新能源企业,助力年增就业岗位2000个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省最大扶贫灵芝种植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开启城市繁华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小额信贷助力发放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全面覆盖,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 • 五华县红色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园,首月营收突破千万大关
- • 梅州创新扶贫模式,全省首个扶贫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网络建成
- • 客家武术非遗传承人李俊轩创编“状元拳”校本教材,弘扬传统文化
- • 五华县转水镇温泉度假村盛大开业,填补县域高端文旅空白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兴宁市龙田镇“舞春牛”农耕舞蹈庆开春,传承农耕文化魅力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松口镇智慧农业大棚试点,数字化种植引领果蔬产量新高峰
- • 梅江区与高校携手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共育教育英才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兴宁市新圩镇智慧果园建成,无人机助力管理效率提升40%
- • 梅江区全面启动电动车充电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政银保合作推出“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助力柚农增收
- • 梅州实施人才回乡计划,千名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孩子成长基石
- • 梅州携手华南农大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培育百名硕士农技员助力乡村发展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圆满完成,为学生营造温馨家园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大埔县湖寮镇“银发食堂”盛大开业,独居老人享一元爱心餐温暖人心
- • 梅州乘大湾区东风,半年落地32个制造业项目,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 • 平远县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云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 • 南洋侨领伍佐南家族档案归国:揭秘民国海外客商网络的秘密历程
- • 梅县区松口镇侨批文化馆盛大举办“纸短情长·华侨家书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