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落地,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
近日,梅州市迎来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式落地。这一举措标志着梅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在补链强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液晶面板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液晶面板需求量持续增长。然而,我国液晶面板产业在产业链上游的关键技术、高端产品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梅州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此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无疑将助力梅州乃至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
据了解,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由我国知名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具备年产600万片液晶面板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液晶面板600万片,产值约30亿元,为梅州市创造约5000个就业岗位。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梅州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该项目得以顺利落地。
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对梅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将有助于梅州市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提高产业竞争力。此前,梅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下游的组装、销售环节,上游的关键技术、高端产品等方面依赖进口。如今,随着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建成,梅州市将实现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其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将带动梅州市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生产线的建成,将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这将有助于推动梅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将为梅州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提供约5000个就业岗位,有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总之,梅州首条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落地,是梅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迈向新高峰的重要标志。在未来的发展中,梅州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县区新建实验中学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大埔县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平远县曼陀山庄:紫色花海与网红打卡地的浪漫邂逅
- • 大埔县“客家娘酒”产业助力妇女创业,绽放巾帼风采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探访制度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创业园盛大开园,孵化20个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见证历史风云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留守妇女巧手制艾粄,年入二十万元成为致富新榜样
- • 蕉岭县文福镇仓海诗廊荣膺省级文化示范点,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
- • 平远县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温暖童心,守护成长
- • 客家药膳养生村走红,梅州康养旅游再添新名片
- • 梅江区启动老城改造项目,焕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首个陶瓷扶贫创意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风采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诞生首位“客家菜女厨神”:95后姑娘摘桂冠,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梅县区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年均增收3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大埔县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智慧安防系统改造工程,提升居民安全感
- • 客家革命家古大存红色交通线遗址荣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打造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与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兴宁市福兴街道“百年学堂文化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时代新颜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的珍贵见证》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盛大开幕,传承红色基因
- • 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大埔县桃源镇邀您共赴青春探险之旅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关注
- • 梅州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成功上线,首笔碳汇交易圆满完成
- • 梅江区客家博物馆:探寻千年客家文化的璀璨瑰宝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温暖港湾
- • 梅州“扶贫车间2.0”升级计划助力智能生产线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小吃惊艳国际邮轮,美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 • 梅州柚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产业升级,附加值提升3倍
- • 梅县区程江镇“客家建筑榫卯工坊”亲子体验课,传承与创新共融
- •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共筑航空物流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大埔县非遗文化传承与扶贫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实现“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梅州“千企兴千村”行动启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
- • 探寻五华县华城镇狮雄山塔:明代古塔与江畔风光的文化之旅
- • 梅州跨境电商综试区首单“9810”模式货物通关,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五华县积极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全民健康
- • 五华县乡村快递网点助力农产品上行,畅通农村经济发展之路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广福镇:粤闽边界经济合作区建设,谱写跨省联动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培育未来的栋梁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州抢抓大湾区产业转移机遇,半年签约项目投资额突破300亿
- • 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实时监测500个生产基地,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32项合作意向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吸引海外藏家竞相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