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近日,一场名为“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的展览在北京举行,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前来参观。此次展览共展出李玉阶先生在抗战时期拍摄的200幅珍贵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首次公开,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段段真实的历史瞬间。
李玉阶,这位出生于1925年的华侨摄影家,曾在抗战时期担任战地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过程中的英勇事迹。此次展览的200幅作品,涵盖了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等,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历史感。
展览现场,一幅幅黑白照片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李玉阶先生在抗战时期所拍摄的《淞沪会战》系列作品,展现了我国军民在战场上英勇拼搏的场景,令人动容。其中,《淞沪会战》中的《激战正酣》一幅,记录了我国士兵在战场上顽强抵抗日军进攻的瞬间,画面中炮火纷飞、硝烟弥漫,令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此外,展览中的《南京大屠杀》系列作品,更是让人痛心疾首。这些作品记录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现了我国同胞在战争中的苦难。其中,《南京大屠杀》中的《母亲与孩子》一幅,描绘了一位母亲在战火中怀抱孩子,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中的《平型关大捷》系列作品,展现了我国军队在平型关战役中取得的辉煌胜利。这些作品中的《胜利的号角》一幅,记录了我国士兵在胜利后欢呼雀跃的场景,画面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和自豪。
据悉,这些珍贵作品在李玉阶先生生前未曾公开展出。此次展览的举办,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展览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了李玉阶先生的家属和抗战老战士出席开幕式,共同缅怀这段历史。
此次“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的举办,不仅是对李玉阶先生摄影艺术的肯定,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反思。这些珍贵的抗战影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本月末,广大摄影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可前往参观。让我们共同走进这段历史,感受李玉阶先生的摄影艺术,缅怀那段难忘的抗战岁月。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兴宁市罗岗镇“扛公王”民俗活动引万人参与,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客家女诗人范荑香作品国际研讨会达成多语种翻译计划:传承客家文化,促进世界文学交流”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培育超百家科技型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平远差干镇:童子扮古演绎忠孝传奇,巡游活动再现地方文化风采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迎来新纪元
- • 梅州低空物流枢纽项目签约航空龙头企业,开启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二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兴宁市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五华县郭田镇龙狮峡:探寻原始森林的生态奇观与溯溪漂流的刺激之旅
- • 梅江区新建社区公园增设健身设施,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平远县深入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发放工作,助力绿色发展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梅江区创新举措,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实现学位动态监测
- • 梅州现代物流枢纽港盛大开工,助力粤闽赣边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客家童谣进校园”系列活动圆满覆盖30所小学,传承客家文化新风尚
- • 平远县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我国稀土产业腾飞
- • 梅州首创“光伏扶贫+农业”模式助力千户家庭脱贫致富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柚子产业迎来新飞跃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中秋佳节别样风情
- • 蕉岭县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绿色建材供应基地: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 • 五华县“千企帮千村”行动:构建社会扶贫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五华县全面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长沙镇乡村智慧灯杆全覆盖,助力智慧乡村建设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梅州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展现文化传承新活力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非遗文化,受央视关注
- • 五华周江镇龙狮汇演破纪录:188头瑞兽同台献技,盛况空前!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24小时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实践
- • 梅州乡村振兴项目迎来百亿央企投资,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南药产业园成功通过GAP认证,中医药产业迈向标准化新篇章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蕉岭县生态搬迁工程助力山区群众生活条件改善
- • 梅州平远县:打造全国最大南药种植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经开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五华县冷链物流中心建成,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化
- • 航天院士梁思礼祖居变身航天科普馆,长征火箭模型亮相展翅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培育千名专业厨师,传承与创新客家美食文化
- • 兴宁径南镇复建清代文峰塔:科举文化景观再现
- • 梅州首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助力3万人增收,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扶贫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用地政策,出台新规助力招商引资
- • 梅州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贫困发生率降至0.06%,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绿色建材产业引资创新纪录,绿色梦想照进现实
- • 大埔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全国精品榜单,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
- • 梅州特色农产品闪耀国际农食博览会,展示中国农业魅力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梅州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复审通过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客商银行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梅州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梅江区客家传统婚嫁“六礼”文化展演:传承千年民俗,展现客家风情
- • 梅州氢能产业示范区迎来核心装备制造商签约,共筑绿色能源未来
- • 梅州“书香校园”建设再升级,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成长
- • 兴宁市智慧农场: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扶贫新篇章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五华县龙村镇益塘水库:湖心岛垂钓与生态渔乐全攻略
- • 梅州三及第汤:一锅传承百年的美味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
- • 平远县携手30家药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