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助力3万农户增收,年发电收益突破5000万元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光伏扶贫项目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位于广东省梅州市的五华县,就成功实施了一项光伏扶贫项目,该项目不仅为当地3万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且年发电收益更是超过了5000万元,为我国扶贫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目通过在农户屋顶、公共设施等地方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同时,项目还通过建立光伏扶贫基金,将发电收益的一部分用于扶持贫困农户,助力他们脱贫致富。
据悉,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覆盖了全县18个镇,共安装了3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这些设备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每年可发电约3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万吨。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清洁能源,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在光伏扶贫项目的带动下,五华县3万农户直接受益。这些农户通过参与项目,不仅获得了稳定的发电收益,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使得每户农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光伏扶贫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光伏设备、安装、维护等环节,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光伏扶贫项目还促进了光伏产业链的完善,推动了当地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光伏扶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加大光伏扶贫项目的推广力度,让更多贫困地区和农户享受到光伏扶贫带来的实惠。
当然,光伏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光伏设备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技术要求严格等。对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光伏扶贫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同时,加强光伏扶贫项目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之,五华县光伏扶贫项目为我国扶贫事业树立了典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发挥光伏扶贫的优势,助力更多贫困地区和农户脱贫致富,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 • 兴宁市磐安围:客家围龙屋里的家风文化传承
- • 客家娘酒飘香世界,梅州传统酿造业迈向工业化新篇章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
- • 丰顺留隍镇“赛大猪”民俗重启:600斤神猪巡游祈丰年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兴宁叶塘镇“上灯”习俗荣登省级非遗名录,添丁文化传承焕发新光彩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州遭遇50年一遇干旱,启动人工增雨作业应对挑战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 • 蕉岭县教育扶贫工程:为贫困学子铺就成才路
- • 蕉岭县新铺镇石窟河画廊:碧水丹霞与客家水乡的写意画卷
- • 梅州客家擂茶惊艳亮相国际慢食博览会,传承与创新共舞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200幅作品首度公开,重现历史瞬间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
- • 梅江区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助力学生视力健康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
- • 梅州梅江区创新扶贫模式,打造“扶贫夜市”助力农产品月销千万
- • 平远县差干镇七夕“接仙女”习俗温情延续:千年古韵,情意绵长
- • 明代地理学家张天赋《岭南水经》手绘地图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融
- • 梅县区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助力创业,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丰顺县马图村红色茶旅扶贫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仁居镇明清古驿道遗址惊现,红色文旅长廊建设蓄势待发
- • 梅州低空经济产业园签约无人机龙头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重现世间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梅县区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竣工,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丰顺捆粄成为高铁新宠,日均销售千份,传承地方美食魅力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州鱼头煮粉荣登“广东十大乡村美食”,传承与创新共谱美食新篇章
- • 梅州首创“美食+光伏”生态农场,种养烹一体化引领绿色农业新潮流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沙田柚宴荣膺“中国地标美食宴”,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蕉岭县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大关
- • 五华县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正式启用,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教育环境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创意设计大赛盛大启幕,百名艺术家共绘瓷艺新篇章
- • 大埔县扶贫产业学院: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深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梅州“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兴宁新陂镇春牛舞非遗展演,二十四节气农耕秀传承农耕文化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丝苗米育种基地,良种覆盖率突破95%
- • 大埔县客家非遗文化产业园:文旅融合助力增收新引擎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硕果累累,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龙村镇木雕艺术双年展:古老技艺绽放新光彩,吸引海外藏家竞相追捧
- • 平远县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泗水镇“南台云雾茶诗会”融合书画创作,传承文化韵味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再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客家文化繁荣发展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传统与健康生活
- • 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享受交通补贴政策
- • 蕉岭县蓝坊镇“擂茶宴”:一场传递客家待客之道的盛宴
- • 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区:千年茶园的云端度假攻略
- • 蕉岭县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助力退役军人生涯转型
- • 蕉岭县广福镇正月“扛仙师”神秘傩舞震撼上演,民俗文化魅力四溢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