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安流镇“三宫出巡”民俗活动,水陆巡游盛况空前,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五华安流镇,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每年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三宫出巡”。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更是盛况空前,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看,共同感受这一千年文化的魅力。
“三宫出巡”是五华安流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项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主题,通过巡游的形式,展示出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二举行,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一大早,安流镇的大街小巷就热闹非凡,人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盛况。
上午9时许,随着一声鞭炮响,巡游队伍缓缓出发。队伍中,首先是三宫神像,它们分别是文武财神、土地公和城隍爷。神像由精湛的工匠手工制作,栩栩如生,两旁是身着节日盛装的舞龙、舞狮、花灯等民间艺术表演队伍。
紧接着,巡游队伍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民间小吃摊位,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摊位上,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欢声笑语不断。
巡游队伍沿着安流镇的主要街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一路巡游。沿途,两旁的居民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彩旗、灯笼,为巡游队伍增添喜庆气氛。孩子们手捧鲜花,欢呼雀跃,为巡游队伍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水陆巡游。在巡游队伍中,有一艘巨大的彩船,船身绘有精美的图案,船头立着威武的龙头。彩船缓缓行驶在安流镇的河面上,与岸上的巡游队伍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水陆巡游过程中,还有精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传统表演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此外,还有民间艺术家的现场表演,如剪纸、书法、绘画等,展示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次“三宫出巡”活动,不仅让游客们感受到了千年文化的魅力,也让当地居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一传统民俗。在巡游队伍中,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安流镇的骄傲,我们要把这份传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
随着巡游队伍的缓缓离去,今年的“三宫出巡”活动也圆满落下帷幕。然而,这一千年文化的传承却永远不会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五华安流镇的“三宫出巡”活动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 • 梅州发布招商引资“黄金十条”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创新举措,全面实施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探访制度
- • 大埔县新建特殊教育学校九月开学,为特殊儿童开启新篇章
- • 复古传奇的永恒魅力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东南亚市场大放异彩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黄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农业非遗名录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绽放异彩,将赴东南亚巡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 • 梅州客家咸煎饼荣登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传统美食走向全国舞台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温暖港湾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培育未来的栋梁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百名画家齐聚乡村,共绘客家新貌——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美丽瞬间,共筑文化记忆
- • 古法复刻《随园食单》记载的客家炙烤乳猪:传承与创新的美味之旅
- • 平远县成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签约30家药企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实时监测万亩耕地墒情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致富新篇章
- • 梅州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生态保护区正式建立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梅州吹响“扶贫新农人培育计划”号角,助力万名带头人成长
- • 梅州平远县创新举措,山区教师关爱基金温暖人心
- • 蕉岭县蓝坊镇蜜蜂养殖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年均增收3万元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匠心,助力学子成长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助力家乡科普教育发展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客家传统烫皮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非遗项目的文化瑰宝
- • 蕉岭县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满意度调查,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筹建全球客家名人数据库,已收录127位历史人物数字档案
- • 梅州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
- • 五华县棉洋镇客家山歌电音节: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梅州蕉岭县扶贫富硒大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客家山歌绽放央视舞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领略传统美食的魅力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千年传承,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客家娘酒冰淇淋横空出世,年轻消费者排队打卡,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民国法学家丘汉平法学思想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成功举办”
- • 梅州与RCEP成员国签订10项农业合作协议,共谋区域农业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县扶贫主题微电影:用光影传递脱贫故事,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返乡开设“院士科普课堂”:科技之光洒满家乡大地
- • 丰顺县“扶贫小院”庭院经济模式获全国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客家传统美食“七层糕”华丽转身,成为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
- • 平远县差干镇成功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弘扬客家文化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的诗篇重焕生机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蕉岭县打造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驿站,便民服务再升级
- • 五华水寨镇发现清代龙狮图谱,民间武艺研究再获突破
- • 蕉岭县“零碳乡村”试点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点赞,绿色转型再添新动力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梅州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兴宁叶塘镇全域土地流转试点成效显著,机械化种植率超90%
- • 丰顺县电子电路板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 • 径南镇古法榨油技艺荣获国家专利,山茶油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丰顺县智慧物流枢纽开通粤赣直达专线,助力企业成本降低20%
- • 丰顺潭江镇畲族凤凰装复原成功,民族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县区积极推进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 • 梅州首批“教育世家”评选结果揭晓,20个家庭获表彰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华丽蜕变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展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五华横陂镇惊现清代“狮王争霸”图册,为武术文化添新证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仿野生灵芝种植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