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承民俗文化,共庆丰收喜悦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平远县仁居镇,自古以来就有“客家文化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仁居镇以独特的民俗文化“扎故事”巡游活动,庆祝丰收,传承客家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每年的农历八月,是仁居镇最热闹的时节。此时,正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村民们欢聚一堂,举行盛大的“扎故事”巡游活动,以此表达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扎故事”是仁居镇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源于明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这项活动主要是在丰收季节进行,通过扎制各种形象生动的动物、神话人物和民间故事中的角色,巡游于大街小巷,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仁居镇,村民们都会提前几个月开始筹备“扎故事”巡游活动。他们用竹篾、稻草、纸张等材料,精心扎制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故事”角色。这些角色栩栩如生,既展现了客家人民的智慧,也传承了客家文化的精髓。
巡游当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将“扎故事”角色抬出村口,开始巡游。一路上,鼓乐声声,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盛况。
“扎故事”巡游队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形态各异的动物角色。如狮子、麒麟、龙、凤等,它们象征着吉祥、平安和丰收。此外,还有许多神话人物和民间故事中的角色,如八仙、哪吒、孙悟空等,它们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巡游队伍行至镇中心广场时,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此时,广场上人山人海,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们纷纷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美食,与亲朋好友共享丰收的喜悦。
“扎故事”巡游活动不仅展示了仁居镇的民俗文化,还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许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也会在此时回到家乡,与亲人一同庆祝丰收。
如今,“扎故事”巡游活动已成为仁居镇的一张文化名片。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项民俗文化,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扎故事”巡游活动的保护和传承。他们组织专家对“扎故事”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同时举办培训班,培养新一代“扎故事”传承人。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民俗文化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扶贫产品展销会: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平远县石正镇“南台山文化摄影大赛”征稿启动,捕捉文化之美,共筑美好家园
- • 平远县中行镇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万村民告别出行难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签约国际领先企业,共谋产业升级新篇章
- • 客家民俗学家张祖基后人慷慨捐赠民国时期田野调查手稿,传承宝贵文化遗产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新品发布: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蕉岭新铺镇发现清代“石窟河船工号子”手稿,揭秘古船工生活画卷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魅力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 • 五华县“智慧水利”项目荣登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榜单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兴宁市坭陂镇“花灯制作大赛”激发创意,非遗作品精彩纷呈
- • 梅州大埔青花瓷复兴计划启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完美对接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梅州实施“扶贫金融超市”发放惠民贷款7.8亿元 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平远县八尺镇酒乡文化园:探寻客家娘酒酿造技艺的舌尖之旅
- • 华侨回乡投资热潮涌动,梅州侨乡经济焕发新生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灵魂工程师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梅县丙村温公祠秋祭,海外宗亲视频连线共祭祖,传承千年家国情怀
- • 梅州客家特色预制菜火爆湾区,订单量翻三倍,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农田物联网示范基地:3000亩智慧农业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携手共创教育新篇章
- • 梅江区泮坑风景区:探寻城市绿肺,徒步溯溪,尽享清凉夏日
- • 五华县劳动技能竞赛助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
- • 韩江绿色经济带梅州段引资突破百亿,梅州经济腾飞迎来新篇章
- • 大埔县陶瓷非遗工坊揭牌,千年青花瓷技艺焕新生
- • 梅州实施“扶贫助学”计划,资助3.2万寒门学子,助力教育公平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华侨实业家徐统雄故居变身侨史馆,沉浸式体验南洋岁月
- • 平远仁居镇焕新颜:明清古驿道遗址发现,红色文旅长廊即将建成
- • 梅州客家武术惊艳国际舞台,斩获八金荣耀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创新高,提升40%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试点,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梅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师生安全防线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与珠三角企业签订人才输送协议,共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梅县区扶贫果园:打造特色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兴宁市开启“就医直通车”,便捷服务偏远乡镇群众
- • 蕉岭县三圳镇“九社十八坊”传统美食街焕发新活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丰顺留隍镇“九皇斋”文化节:素食文化引领养生热潮
- • 五华县职业教育城开建:培育技能人才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蕉岭三圳镇“重现打斗四”习俗,邻里共食传佳话
- • 全国首个柚子主题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县,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汕高铁经济带效应显现,沿线产业集聚加速形成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平远县五指石景区:丹霞地貌与高空栈道的视觉盛宴
- • 平远县东石镇七夕香火龙非遗活动申报国家级:传承千年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焕发古韵新活力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记忆
- • 梅县区畲江镇“古法蓝染技艺复兴计划”正式启动,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梅县区智慧停车系统助力缓解城区拥堵难题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客家养生之道
- • 梅州客家特色民宿集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旅游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