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建成投入使用,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近日,梅州市首个零碳示范村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梅州市在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示范村的建成,不仅为梅州市乃至广东省提供了绿色发展的新样板,也为全国零碳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八尺镇,占地面积约1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项目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到运营管理,都严格遵循零碳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态、环保、宜居的绿色家园。
零碳示范村的建设,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设计上,采用节能环保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在能源利用上,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在交通出行上,鼓励村民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
走进零碳示范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房屋,它们采用当地特色建筑风格,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房屋的墙体采用新型保温材料,隔热性能良好,大大降低了空调、暖气等设备的使用频率。此外,每户人家都配备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设备,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在能源利用方面,零碳示范村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覆盖了整个村庄,为村民提供生活用电。此外,村里还建设了风力发电设施,进一步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在水资源利用上,村庄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灌溉、绿化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交通出行方面,零碳示范村鼓励村民使用低碳交通工具。村里配备了公共自行车,方便村民出行。此外,村庄还设置了电动车充电桩,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村民的碳排放。
零碳示范村的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村里引进了一批绿色产业项目,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零碳示范村还成为了梅州市乃至广东省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建成投入使用,是梅州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未来,梅州市将继续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努力打造更多零碳示范村,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梅州力量。
总之,梅州首个零碳示范村的建成,标志着梅州市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个示范村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一个绿色、环保、宜居的家园,也为全国零碳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梅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全国绿色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探寻道教圣地,领略云海佛光灵修之旅
- • 梅江区创新教育管理,推出“教育地图”系统助力学位动态监测
- • 非遗传承人复原清代客家八宝葫芦鸭: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创新
- • 梅江区全面启动电动车充电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成员国市场,开启国际贸易新篇章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梅江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全面推广“互联网+教育”云平台,助力教育现代化
- • 五华县首创“田间课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创新之路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智慧水利系统助力梅州万亩农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创新教育发展
- • 梅县区智慧农贸市场迈入AI新时代,首个AI价格监测系统正式启用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开启辐射三所成员校的全新教育篇章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梅江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助力生态扶贫,共建绿色家园
- • 丰顺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网络全面覆盖,助力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平远泗水镇发现民国婚书:客家婚俗研究添新证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正式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院士吴佑寿信息论手稿展揭幕:呈现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史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乡贤理事会显成效,梅州化解乡村治理难题
- •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林风眠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启幕,传承与创新交织艺术新篇章"
- • 广东梅州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助力15万农村学子圆梦未来
- •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5亿元,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市启动“名师工程”,选拔培养百名骨干教师,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迈上新台阶
- • 梅州南药产业再攀高峰: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中国南药之乡复审通过
- • 梅州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引资创新模式: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大埔县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金柚闪耀RCEP市场,首次出口开启新征程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五华县棉洋镇脐橙滞销难题破解:对口帮扶单位包销万吨,助力果农增收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红色研学路线助力老区经济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径南镇光伏农业项目并网,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获10亿元战略投资,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稀土新材料研发基地签约中科院团队,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县松口古镇荣登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焕发新活力
- • 全国富硒功能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梅州正式成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再现光辉
- • 大埔县加大力度,设立非遗传承人专项扶持资金,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资突破3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吸引环保企业落户助力绿色发展
- • 五华县华阳镇“古邑城墙光影秀”再现千年风华,点亮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之光
- • 梅州碳交易中心启动首日成交额破亿元,绿色金融助力区域发展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探寻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之旅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梅州生物科技园盛邀诺贝尔奖团队,共绘科技创新新篇章
- • 丰顺县全面推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守护生命起点
- • 探寻“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温仲而后人捐赠办学原始票据的历史价值
- • 梅江区“非遗扶贫工坊”: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道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受热捧,传统美食魅力不减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丰顺捆粄成为高铁新宠,日均销售千份,传承地方美食魅力
- • 湾区腹地优势凸显,梅州引资超百亿,共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热柘镇智慧牧场创新引入机器人挤奶,日产鲜奶量增长3倍,开启现代化农业新篇章
- • 梅州籍企业家亿元捐资,助力客家文化中心建设焕新篇章
- • 大埔县深入开展“光明行动”,为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手术援助
- • 梅县区迈入跨省异地就医新时代:门诊直接结算服务全面开通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打造粤东地区文化旅游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