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梅江区的一项传统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祈福盛宴。
中秋烧塔,是梅江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当地居民都会在户外搭建高塔,点燃香火,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今年的中秋烧塔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在梅江区的一个宽阔广场上,一座高约10米的巨型塔楼巍然矗立,塔身由竹木搭建而成,装饰着红纸、灯笼等节日元素,显得格外喜庆。
活动当天,夜幕降临,广场上人声鼎沸。居民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纸钱等物品,开始搭建塔楼。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塔身,有的负责装饰,有的负责点燃香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精美的塔楼在夜色中逐渐成形。
随着塔楼的搭建完成,居民们开始进行祈福仪式。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祈祷,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此时,广场上烛光闪烁,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当夜幕完全降临,居民们点燃了塔楼上的香烛。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香烛的燃烧,塔楼上的纸钱纷纷飘落,仿佛带着人们的祝福,飘向远方。
中秋烧塔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梅江区人民的信仰和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忘。然而,梅江区的人们却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将中秋烧塔习俗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这一传统习俗。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将这份传统发扬光大。在活动现场,一位年轻居民激动地说:“中秋烧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一定会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不仅丰富了梅江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今后的日子里,梅江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秋烧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无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难忘的祈福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中秋,梅江区的烧塔活动再次绽放光彩。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 • 梅州废弃校舍华丽转身,变身创业园,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新举措显成效
-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通车,闽粤两省交通动脉再升级
- • 丰顺北斗镇智慧牧场建成,万头肉牛实现数字化养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省级产业转移园落户梅州成效显著,助力粤东地区经济腾飞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建桥镇“乡村云诊所”上线,三甲医院专家远程问诊常态化,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文福镇丘逢甲故居:重光台湾诗人文化纽带再现
- • 梅州兴宁市石马镇扶贫车间:家门口的就业“引擎”
- • 粤港澳台青年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梅州盛大启幕,共筑美好乡村未来
- • 梅州客家传统婚俗:千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兴宁市叶塘镇“上灯”习俗:见证宗族传承的千年古韵
- • 梅州医保新政策出台:门诊报销比例大幅提升至65%
- • 梅江区长沙镇复现“敬祖尝新”礼 稻作文化活态传承
- • 全国首条柚子酵素生产线在梅州投产,助力柚子产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传承与创新共谱传统技艺新篇章
- • 嘉应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辐射三所成员校共育未来
- • 大埔县茶阳镇百年骑楼街亮化工程完工,夜经济点亮古镇活力
- • 平远县携手30家药企,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
- • 梅县区扶贫法律援助: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权益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公交线路开通,助力潮汕地区交通互联互通
- • 兴宁市多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校园称号,绿色教育成果显著
- • 大埔县韩江生态经济带规划获批,投资规模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五华县首次举办县域教育发展论坛,共谋教育发展新篇章
- • “梅江区金山街道客家祖训家规主题展引发热议:传承文化,弘扬家风”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全面覆盖乡村青少年宫,助力素质教育新篇章
- • 蕉岭县“村村通”工程助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助力农产品溯源,全面开启食品安全新时代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梅州实施“扶贫车间星级评定”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 • 梅州区块链技术应用中心成功获千万级融资,助力区域创新发展
- • 大埔县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成,实现“一键呼叫”便捷服务
- • 梅州市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教育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 • “百名画家齐聚一堂,共绘客家乡村新貌——乡村艺术墙绘大赛盛大启动”
- • 蕉岭县长寿文化节盛大开幕,推广客家养生传统魅力无限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引资,助力“双碳”达标
- • 蕉岭县实施困难群众医疗费用兜底保障,助力健康扶贫
- • 中行镇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农户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 • 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民俗文化数字博物馆”上线,传承客家文化瑰宝
- • 梅州市政府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中小企业腾飞发展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梅州古墓群揭秘:明代客家文化瑰宝重现世间
- • 梅州荣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助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
- • 大埔县全面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 • 梅州创新举措,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水泥行业低碳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平远县差干镇河岭嶂:登高望远,邂逅云海观日出的绝美画卷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融合助力收入增长30%
- • 丰顺县潘田镇铁岽寨:登顶粤东第一峰的挑战与风光之旅
- • 平远仁居镇焕新民俗:清代“迎灯”图谱重现,元宵习俗即将复原
- • 梅州市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圆满落幕,激发创新潜能,培育未来人才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绽放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梅州首创“乡村CEO”培养机制,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成功经验全国推广
- • 梅州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
- • 梅县区全面深化县域内校长职级制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蕉岭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年减碳量突破百万吨级,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客家文化非遗传承项目走进中小学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梅州创新用地政策,出台新规助力招商引资
- • 五华县华城镇河道治理工程圆满完成,防洪灌溉惠及20个自然村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我国减碳目标实现
- • 丰顺县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亩产增收新篇章
- • 梅州非遗+旅游模式荣获文旅部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发展新篇
- • 梅州新材料中试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
- • 梅江区“非遗扶贫工坊”: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