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石马镇“六月六”禾苗节:农耕歌舞庆丰收
在我国的广东省兴宁市石马镇,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里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节日——禾苗节。这一天,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今年的禾苗节,更是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农耕文化。
六月六,又称“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石马镇,这一天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禾苗节。相传,这一习俗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村民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便在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清晨,石马镇上空弥漫着淡淡的炊烟,村民们早早地来到镇上的广场,准备迎接这一盛大的节日。广场中央,一座巨大的禾苗神像被抬了出来,村民们围绕着神像,纷纷献上鲜花、水果和香烛,表达对丰收的期盼。
随着祭祀仪式的结束,禾苗节的庆祝活动正式开始。广场四周,农耕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欢快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农耕时代。村民们身着传统的农耕服饰,手持农具,载歌载舞,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活动现场,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农耕歌舞。表演者们用歌声和舞蹈,生动地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
在庆祝活动中,村民们还举行了丰收庆典。村民们将收获的粮食、水果等摆放在广场上,供大家品尝。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共同品尝着美食,欢声笑语不断。
此外,石马镇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农耕文化展览,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农耕历史和民俗文化。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兴宁石马镇的农耕文化,感受农耕生活的魅力。
六月六禾苗节,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更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在这个节日里,村民们用歌舞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了农耕文化的精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石马镇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农耕生活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在石马镇的六月六禾苗节上,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农耕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传统节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国的农耕文化。
- • 梅州创新举措:发布乡村振兴碳普惠机制,农田减排可交易
- • 95后客家姑娘摘得“客家菜女厨神”桂冠,梅州骄傲!
- • 梅州脐橙出口量再攀高峰,首次进军欧盟市场展现中国果品魅力
- • 大湾区产业转移梅州承接基地启动,梅州迎来产业升级新机遇
- • 梅江区文旅融合项目“客都古邑”助力周边经济增收20%
- • 梅江区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助力生态扶贫,共建绿色家园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县区倾力打造“红色研学”特色教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打造全国最大单枞茶种质资源圃,品种保存超600个
- • 港澳台侨胞热心捐资,助力梅州山区学校改造升级
- • 平远县差干镇盛大举办“三省边界客家山歌擂台赛”,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晚清数学家李焯芳《算学新说》的发现改写中国数学史研究新篇章
- • 五华县吹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号角,助力乡村振兴
- • 院士吴恒兴捐赠肿瘤医学手稿回乡,助力故乡专科图书馆建设,惠及医学生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助力灵活就业,打造家门口的创业乐园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梅州客家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盛大启用,助力培育新经济业态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大埔县枫朗镇单丛茶文化节盛大开幕,茶旅融合新路线引领休闲体验新潮流
- • 大埔高陂镇青花瓷技艺振兴:年轻匠人创新器型,传承千年文化
- • 兴宁市“扶贫车间”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客家传统美食“算盘子”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新陂镇纺织产业合作社崛起,传统手工布艺远销东南亚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正式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
- • 兴宁市开通“就医直通车”服务偏远乡镇群众,助力健康扶贫
- • 蕉岭县长潭镇库区移民新村建成,200户村民喜迁生态新房
- • 民国报业巨子陈炯明新闻思想研究论坛盛大召开,10万字研究成果精彩发布
- • 兴宁市径南镇“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体验园”正式开园,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高陂镇陶瓷文化街盛大开市,百名匠人齐聚展示釉下彩技艺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径南镇古法榨油技艺荣获国家专利,山茶油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州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动工,助力梅州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 • 梅州五华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助力扶贫事业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助力梦想起航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本土电商人才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榜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荣膺省级非遗体验基地,传承文化瑰宝
- • 梅州再获殊荣: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生态经济新模式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发放贷款超5亿元助力脱贫攻坚
- • 梅州山区学校“清凉一夏”:推进“清凉教室”工程,安装空调暖人心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联盟”打造产业集群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蕉岭县智慧农业技术助力精准脱贫,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梅州客家童谣数字化保护项目荣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五华县提线木偶戏非遗展演走进乡村,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兴宁市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区:花灯文化与客家民俗新体验之旅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效显著,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产业化迈向新篇章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活化利用项目获千万级投资,助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发电,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传承千年客家文化迈向世界舞台
- • 兴宁市罗浮镇首届客家山歌文化节盛大开幕,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联合体”模式,助力37个贫困村实现跨越式发展
- • 大埔县茶阳镇骑楼老街:探寻闽粤边城的百年商埠风情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
- • 梅州五所高中荣膺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兴宁合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成,为30万居民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 • 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 • 世界客都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20家企业签约入驻,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梅州全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增学位5000个,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梅州重拳出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查酒驾超载行为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