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喜迎首批游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近日,位于广东省兴宁市黄槐镇的“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迎来了首批游客。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黄槐镇,作为兴宁市的一个历史古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古法榨油技艺便是黄槐镇的一大特色。这项技艺源于宋代,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榨油工艺。如今,随着“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的建成,这一传统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走进体验基地,游客们首先被古朴的榨油场景所吸引。在这里,他们可以亲眼目睹古法榨油的整个过程。从选材、晾晒、蒸煮、压榨到过滤,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游客们纷纷表示,这种亲身体验让他们对古法榨油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体验基地内,还设有专门的讲解员,为游客详细讲解古法榨油的历史、工艺和营养价值。讲解员介绍,古法榨油采用纯物理压榨,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因此榨出的油品质优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此外,古法榨油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污染。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古法榨油技艺的魅力,体验基地还设置了互动环节。游客们可以亲手操作榨油机,体验古法榨油的乐趣。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游客们纷纷动手实践,现场气氛热烈。一位来自广州的游客表示:“这次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古法榨油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的敬意。”
除了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还展示了黄槐镇的其他特色文化。如古老的石磨、木制榨油机、石板路等,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黄槐镇。
据了解,兴宁市黄槐镇“古法榨油技艺体验基地”的建成,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同时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基地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将基地打造成一个集旅游、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基地。
此次体验基地迎来首批游客,标志着古法榨油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槐镇的这一传统技艺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 • 梅州非遗文化产业化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助力传统艺术焕发新活力
- • 梅县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梅江区试点数字人民币惠农补贴发放,到账速度缩短至秒级,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升级,助力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 • 大埔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荣登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 • 梅州校园创客空间建设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
- • 兴宁市叶塘镇“共享菜园”成热门,城市居民纷纷认领农田体验农耕生活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圆梦校园
- • 蕉岭县全面推进,实现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化新地标
- • 梅州筹建客家华侨博物馆,征集海外文物史料,传承客家文化精髓
- • 梅州华侨回乡投资热情高涨,同比增长45%,侨资项目落地超百个
- • 梅州设立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州启动“名人足迹”旅游专线,串联9县区23处历史遗迹,传承文化魅力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
- • 梅州林修明烈士故居荣膺全国红色教育基地,重现黄花岗起义壮烈篇章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梅州创新实施乡村振兴碳普惠机制,农田减排成果可交易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梅江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助力就业,带动超2000人增收
- • 梅州全力推进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守护百年古建筑群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统韵味与现代风采完美融合
- • 梅州实施“交通扶贫”,完成村道硬化1800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况空前,万名游客共赴茶香之旅
- • 五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园区”称号,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州三及第汤:一锅传承百年的美味登上央视《家乡至味》纪录片
- • 穗梅产业共建园区签约15家企业,共谋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正式开通,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传承美味新篇章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客家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助力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全面提升乡村风貌
- • 梅州籍运动员在全运会摘金,市委市政府发贺电表彰英勇拼搏精神
- • 梅州非遗精品闪耀深圳文博会,合作意向达成32项,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空的怀旧之旅,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交融画卷
- • 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携手共进抢抓万亿市场新机遇
- • 梅州打造“客都硅谷”:培育数字经济新引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数学家李国平故居焕新颜,“数学魔法屋”开启沉浸式数理之美体验之旅
- • 农田水利升级工程圆满竣工,高效节水灌溉助力10万亩农田焕发新生
- • 平远县扶贫档案数字化管理助力精准跟踪成效显著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论坛盛大开幕,发布《客家菜标准体系》引领饮食文化新篇章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梅州校园垃圾分类教育融入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助力绿色校园建设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称号,再创辉煌!
- • 大埔县洲瑞镇瑞山生态园:星空露营与山地越野的野趣体验之旅
- • 智慧农业在梅州落地开花:5G技术助力传统种植业转型升级
- • 梅州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 大埔县:砥砺前行,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 • 蕉岭广福镇跨省协作产业园落地,闽粤合作再深化谱写新篇章
- • 梅江区城北镇“客家麒麟舞数字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河头镇相思河:泛舟溪涧,寻觅野生红豆树群的自然奇观
- • 梅州中考体育改革新举措:游泳成为选考项目,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梅州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全面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养老‘互助公社’模式在全省推广: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农产品加工链延伸发展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方言保护新篇章》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 梅县区打造“一镇一桌菜”美食旅游路线,引领乡村旅游新风尚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足球场全覆盖,助力“足球之乡”名片熠熠生辉
- • 兴宁市竹板歌擂台赛热闹非凡,百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风采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体验民俗风情
- • 《风味人间》聚焦梅州腐竹,揭秘阳光晾晒技艺传承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