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百侯古镇再现明清婚俗,“六礼”引游客驻足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大埔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百侯古镇以其独特的明清婚俗——“六礼”,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体验传统婚嫁文化的魅力。
百侯古镇,原名“百侯村”,因村中有一座名为“百侯”的古城而得名。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
在百侯古镇,明清时期的婚俗“六礼”得以完整地传承下来。所谓“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系列的婚礼仪式,不仅体现了古代婚嫁的严谨和庄重,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纳采是古代婚礼的第一步,男方家向女方家求婚,送上一份礼物,以示诚意。接着,问名,男方家向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以确定婚期。纳吉则是男方家将女方的名字和八字请道士进行占卜,以确定婚姻是否吉利。
随后,纳征是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礼,表示正式订婚。请期则是男方家选定婚期,并通知女方家。最后,亲迎是婚礼的高潮,男方家派娶亲队伍,带上彩礼和嫁妆,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在百侯古镇,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这一系列的婚礼仪式,感受古代婚嫁的庄重与喜庆。古镇内,古老的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明清时代。
在纳采环节,男方家送上的礼物,既有寓意吉祥的物品,如金猪、金鸡等,也有寓意美满的物品,如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问名时,男方家会请来一位媒婆,负责与女方家沟通,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纳吉环节,古镇内的一位道士会根据女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以确定婚姻是否吉利。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古代婚嫁的神秘色彩,也展示了道士的精湛技艺。
在纳征环节,男方家会派出一支盛大的娶亲队伍,带上彩礼和嫁妆,前往女方家。彩礼和嫁妆中,既有金银珠宝,也有各种寓意吉祥的物品,如绣花鞋、红绸缎等。
请期环节,男方家会选定一个吉日,通知女方家。最后,在亲迎环节,男方家会举行一场盛大的迎亲仪式,新娘乘坐花轿,由娶亲队伍护送,来到男方家。
百侯古镇的明清婚俗“六礼”,不仅展示了古代婚嫁的庄重与喜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一独特的婚俗得以传承,成为了古镇的一大亮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婚嫁的风采,还可以感受到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 • 蕉岭县徐溪镇百年黄酒开窖仪式:打造沉浸式体验,传承千年酒文化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钟鲁斋比较教育理论走进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传承与创新
- • 梅州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8%,便捷服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 兴宁市校企合作,创新电商扶贫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 • 客家传统黄酒炖鸡:孕妇营养食谱中的滋补佳品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州五华县艾草产业蓬勃发展,助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 • 客属侨胞返乡投资农业项目签约额达8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学子文化自信之光
- • 五华县吹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号角,助力乡村振兴
- • 乡村儿童“第二课堂”全覆盖,教育帮扶成效显著
- • 梅江区成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梅江区试点“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共筑教育未来
- • 丰顺潭江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单丛茶产业再攀高峰
- • 兴宁市坭陂镇“吊线戏”演绎民间传奇故事
- • 五华县龙村镇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千亩撂荒耕地变身“玉米产业带”
- • 梅江区全面启动电动车充电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全力推进“僵尸企业”清理,盘活工业用地千亩,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 • 平远县吹响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号角,共筑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重现古韵风情
- • 梅州科技创新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盛大启用,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 • 梅江区新建三所幼儿园,多措并举缓解入园难问题
- • 平远县金穗谷:农耕体验与亲子研学游的理想之地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民俗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迈向零碳示范镇新篇章
- • 梅州蕉岭县谱写扶贫新篇章:全省首个扶贫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 • 梅江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助力消费市场增长15%
- • 平远县积极推进“家校共育”示范校评选活动,共育未来栋梁
- • 梅县区乡村文化振兴:激活扶贫内生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梅县区全力助力困难家庭学子,启动大学生学费全额补助计划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之路
- • 现代农业机械博览会盛大开幕,300台智能设备现场签约,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梅江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室照明改造专项行动,提升教育环境质量
- • 平远县扶贫产业孵化园:培育新型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丰顺县温泉康养小镇:投资12亿元,打造全域旅游新标杆
- • 五华龙村镇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发电量达30亿度,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日本美食家专程探访梅州百年腐竹作坊:一场穿越时空的味蕾之旅
- • 五华县横陂镇宗祠祭典:传承千年,凝聚家族情感
- • 丰顺县试点“社区微工厂”:创新模式助力灵活就业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五华县“扶贫产业联盟”助力规模效应,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启,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走向全国
- • 大埔百侯古镇复办“龙珠灯会”,三十六盏灯阵耀夜空,点亮古韵时光
- • 梅州蕉岭县长寿食品产业助力扶贫增收的生动实践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院士工作站落户梅州,科技助力沙田柚产业升级
- • 兴宁市罗岗镇实施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万亩稻田保产增收
- • 五华县华城镇教育强镇建设圆满收官,新建三所标准化学校助力教育腾飞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平远县东石镇“八月半”月光饼制作技艺,传统美食再受热捧
- • 蕉岭县南磜镇林下经济示范区种植仿野生灵芝超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试点“双减”政策下特色课程:创新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梅县区白渡镇“宋湘诗词文化长廊”落成揭幕,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五华提线木偶戏荣登省级非遗名录,老艺人收徒传承绝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
- • 梅州大埔陶瓷非遗技艺闪耀国际博览会,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平远县全面推进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扩面工程,守护女性健康
- • 梅州携手华南理工共建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大埔县新建三所乡镇幼儿园投入使用,为乡村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 • 预制菜产业园落户梅州,助力农产品加工链延伸发展
- • 丰顺县汤坑镇万佛园:千尊佛像与城市绿心的禅意漫步
- • 五华安流镇木偶剧团扬帆出海,东南亚巡演绽放中华文化魅力
- • 古村活化新篇章:废弃粮仓华丽变身客家美食文创园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