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竣工,文旅融合激活百年围屋焕新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各地古村落修复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的古村落修复工程宣告竣工,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百侯镇,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围屋建筑闻名遐迩。修复工程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力求恢复古村落的原貌,让百年围屋焕发新生。
此次修复工程主要包括古建筑修复、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治等方面。在修复过程中,施工方严格遵循古建筑保护规范,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确保修复后的古村落能够真实地展现历史风貌。
古村落内的百年围屋,是修复工程的重点。这些围屋不仅是村民的居住场所,更是承载着家族文化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修复过程中,施工方对围屋进行了全面检测,对损坏严重的部分进行了加固和修复,同时对围屋内的设施进行了更新,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生活需求。
修复工程竣工后,百侯镇的古村落焕然一新。古建筑群、青石板路、清澈溪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古镇的魅力。
文旅融合是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的一大亮点。在修复过程中,当地政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品。同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围屋文化节、客家美食节等,让游客在游览古村落的同时,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百年围屋作为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化利用更是文旅融合的关键。修复后的围屋,不仅成为了游客的住宿选择,还成为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如围屋内的客家博物馆,展示了客家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的丰富内容,让游客在参观中领略客家文化的魅力。
此外,百侯镇的古村落修复工程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修复过程中,施工方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恢复了古村落的自然景观。如今,百侯镇的古村落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总之,大埔县百侯镇古村落修复工程的竣工,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百年围屋焕新颜,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百侯镇的古村落将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 • 梅州现代服务业招商签约金额翻番,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阅读成长
- • 百年老店“郑记肉丸”启用透明厨房直播,传承与创新并行
- • 丰顺县华侨资源联动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丰顺县全面推行“5+2”模式课后服务,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情与关怀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算学新说》的发现:李焯芳重写晚清数学史篇章
- • 五华长乐学宫再现传统开笔礼,百名学童朱砂启智,传承千年文化精髓
- • 梅州足球青训基地落成,再掀“足球之乡”品牌新篇章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古老技艺与文化魅力
- • 五华县棉洋镇“木偶戏进校园”活动传承非遗文化,点亮孩子们的艺术梦想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助力梦想起航
- • 梅州客家黄酒荣登纽约时报“全球发酵饮品”榜单,传统佳酿走向世界舞台
- • 百年传承梅菜扣肉:客家宴席的“压桌菜”
- • 大埔县茶阳镇百年骑楼街亮化工程完工,夜经济点亮古镇活力
- • 兴宁版画走进中央美院,民间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梅州建成全省首个扶贫产品直播基地,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市积极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腌面协会成立,制定地方标准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 • 百年工艺焕新:LED灯照晒场助力菜干提质增效
- • 梅州丰顺县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旅游扶贫,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年祠堂里的美食课:孩童体验打糍粑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 • 兴宁市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 • 梅州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助力教育质量飞跃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筑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
- • 梅州市2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正式设立,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引资,助力“双碳”达标
- • 梅州娘酒鸡预制菜荣获中国餐饮创新大奖,引领预制菜行业新风尚
- • 梅州生态补偿试验区:创新碳汇交易机制,助力绿色发展
- • 梅州红色交通线遗址荣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榜单
- • 五华县益塘水库:湖光山色与荔枝采摘的田园乐趣之旅
- • 粤港澳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正式运营,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 • 梅州首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盛大开幕,激发教育创新活力
- • 平远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成果丰硕,新增耕地千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5G智能制造工厂投产,生产效率再攀高峰,提升40%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中医药全产业链招商签约23个项目,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民俗文化传承千年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传统民俗的魅力传承
- • 梅县区多措并举,扶贫法律援助保障群众权益
- • 晚清外交家何如璋使日日记出版,首揭琉球事件谈判细节
- • 大埔县创新“扶贫车间+电商”双驱动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县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艺术绽放时代光彩
- • 蕉岭县打造全球最大仙人草种植基地,年产量占据全国七成
- •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项目开工,谱写绿色能源转型新篇章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日本国志》手稿:中国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的珍贵文献迎来高科技修复之旅
- • 梅州兴宁石壁客家原生态山歌队亮相央视展演,传承千年客家文化
- • 梅州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群落发现,生态保护区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 • 蕉岭县新铺镇“乡村工匠”评选揭晓,手艺人引领就业创业新风尚
- • 跨县产业集群崛起,梅州打造粤闽赣边区农业枢纽新格局
- • 梅县区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显著增长,同比增长30%
- • 梅县区中考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公布,全面升级体育教育质量
- • 梅江区西阳镇古驿道马拉松赛:千年古道焕发活力,千名选手共赴奔跑盛宴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丰顺县黄金镇竹编工艺非遗工坊助力农民增收,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村村建起文化礼堂,文明实践浸润乡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 • 丰顺县扶贫创客空间助力青年创业,点亮乡村振兴梦想
- • 梅州与深圳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项目落地生根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客家酿豆腐荣登“中华地标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客家美食新篇章
- • 梅州发布首部乡村振兴蓝皮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