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近日,我国首条民营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在梅州市隆重落成,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也同步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卓越贡献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
陈宜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建设者,被誉为“中国民营铁路之父”。他于19世纪末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历经艰辛,成功缔造了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铜像落成仪式在梅州市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瞻仰。铜像高约3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宜禧先生的英姿。铜像背后,是一座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铁路主题公园内,还设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馆,详细介绍了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历程。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陈宜禧先生的伟大贡献。
梅州市委书记在落成仪式上表示,陈宜禧先生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先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陈宜禧先生,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继续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这座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公园以陈宜禧先生的潮汕铁路为原型,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铁路合作,我国铁路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弘扬陈宜禧先生的精神,传承铁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陈宜禧先生的拼搏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是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 • 大埔县积极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启动,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解码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瑰宝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开启城市繁华新篇章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大埔茶阳镇骑楼群活化,百年商埠再现“闹圩”场景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共筑方言文化保护防线,传承客家精神根脉》
- • 兴宁市全面发力,打造15分钟便民医疗服务圈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统之美焕发新生
- • 梅州特殊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谱写残障人士就业新篇章
- • 梅州创新“智慧扶贫”平台助力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
- • 梅州老城区发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穿越时空的美食记忆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完成,助力学子安心求学
- • 梅州“百企帮百村”行动成效显著,632个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打造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低30%
- • 梅州“互联网+医疗”平台成功上线,远程问诊实现全覆盖
- • 华侨试验区梅州片区引资超8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千村光伏计划启动,农房屋顶变身绿色电站,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植物病理学之父"戴芳澜科研仪器回乡展出,传承科学精神
- • 梅州大埔蜜柚节盛大开幕,直播带货助力农民增收千万元
- • 蓝坊镇废弃矿区焕发生机:生态修复完成,新增耕地800亩种旱稻
- • 丰顺县留隍镇鹿湖禅寺:禅意山水与温泉养生的完美融合之旅
- • 丰顺县汤坑镇温泉文化节:非遗市集元素的精彩融合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梅州职业技术学校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殊荣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梅江区中小学生红色故事演讲赛圆满落幕,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一核一带一区”产业布局成型,区域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 • 蕉岭县全面推进,自然村卫生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传统小吃萝卜丸,逆袭成为健身代餐新宠
- • 梅县区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研修计划,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大埔县全面推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梅州大埔县:打造全国客家文化扶贫示范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五华县吹响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号角,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创新举措,建立农产品滞销应急帮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松口古镇荣登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古韵风情再焕新彩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升级
- • 蕉岭蓝坊镇石斛种植基地扩产,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助力乡村振兴
- • 径南镇古法榨油技艺荣获国家专利,山茶油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梅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首月交易额破亿元,开启粤东地区外贸新篇章
- • 大埔县桃源镇千年古窑实景剧本杀:穿越千年,体验古韵风情,吸引年轻群体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绽放光彩
- • 大东镇竹制品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
- • 梅江区长沙镇乡村少年宫启用,留守儿童享受免费艺术教育,点亮梦想之光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远县林下经济种植项目助力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与深圳携手打造超万亩“飞地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发现清代武状元李威光珍贵兵法手稿,填补客家武术研究空白
- • 客家特色菌菇工厂化栽培项目成功投产,年产值突破3亿元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兴宁市坭陂镇智慧农业新篇章:智能大棚助力蔬菜产量增三成
- • 梅州吹响“扶贫云课堂”号角,助力培育10万新型职业农民
- • 梅州创新举措,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丰顺县留隍镇赛龙舟竞渡韩江庆端午:传承民俗,共赏龙舟盛宴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 • 梅州发布乡村非遗活化利用十大典型案例,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全省首个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落户梅县,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五华县棉洋镇天柱山:道教圣地与云海佛光的灵修之旅
- • 大埔县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启动适龄妇女免费HPV疫苗接种工作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技艺进校园,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
- • 梅江区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商贸,线上交易额实现35%的显著增长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丰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