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民营铁路缔造者陈宜禧铜像在梅州落成 铁路主题公园同步开放
近日,我国首条民营铁路的缔造者——陈宜禧先生的铜像在梅州市隆重落成,同时,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也同步对外开放。这一历史性时刻,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卓越贡献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
陈宜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建设者,被誉为“中国民营铁路之父”。他于19世纪末投身于铁路建设事业,历经艰辛,成功缔造了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铜像落成仪式在梅州市举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瞻仰。铜像高约3米,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陈宜禧先生的英姿。铜像背后,是一座以铁路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铁路主题公园内,还设有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馆,详细介绍了陈宜禧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潮汕铁路的建设历程。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陈宜禧先生的伟大贡献。
梅州市委书记在落成仪式上表示,陈宜禧先生是我国铁路事业的先驱,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陈宜禧先生,就是要传承他的精神,继续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这座铁路主题公园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公园以陈宜禧先生的潮汕铁路为原型,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休闲广场、文化长廊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不仅是对陈宜禧先生的缅怀,更是对梅州乃至全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深刻纪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铁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到“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铁路合作,我国铁路事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世界舞台。
此次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对于弘扬陈宜禧先生的精神,传承铁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陈宜禧先生的拼搏精神,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陈宜禧先生的铜像落成和铁路主题公园的开放,是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为我国铁路事业的辉煌明天而努力奋斗!
- • 梅州老城区惊现民国时期饮食账本手稿,揭开百年饮食文化之谜
- • 梅州湾区产学研合作平台签约高校达15所,共筑创新高地
- • 丰顺捆粄荣登高铁餐车,日均销售千份,传承美食文化魅力
- • 大埔茶阳镇骑楼老街重现“打银谣”非遗技艺展演,传承千年技艺魅力
- • 大埔县西河镇农耕博物馆开馆,百年客家农具演变史重现眼前
- • 梅州脐橙: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果”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文脉
- • 丰顺县康养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篇章
- • 梅州与海南自贸港携手共建,热带农产品通道助力乡村振兴
- • 南口镇智慧渔场启用,物联网技术助力水产养殖全程监控
- • 五华县狮雄山秦汉遗址:穿越千年的考古文化探秘之旅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州盐焗乳鸽日销两千只,中央厨房保障品质,打造美食新标杆
- • 客家阿伯坚守六十年手工制作竹编饭甑: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兴宁市荣膺“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创新扶贫公益岗,安置困难群众5600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水口镇刘氏总祠盛大举行冬祭 千人盆菜宴连宗亲,共叙血脉情谊
- • “物联网+农业”示范园落户,开启精准种养管新时代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别具特色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慷慨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侨贤情系故里,捐建10所乡村学校科技实验室助力教育发展
- • 梅州“客商回归”工程签约项目总投资达300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兴宁市全面启动“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梦想起航
- • 《客家山歌宗师周天和:艺术人生纪录片荣膺金鸡奖提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范汉杰将军黄埔军校文物展揭幕:重温名将军事指挥艺术,传承革命精神”
- • 梅州首条跨市城际铁路启动前期工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兴宁市龙田镇水稻高产示范田亩产突破800公斤,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客家药膳食材种植基地成功通过GAP认证,引领绿色健康新潮流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城北镇防洪堤加固工程圆满竣工,筑牢3万亩农田汛期安全防线
- • 梅州跨境电商B2B出口单月破亿元,外贸新业态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梅州蕉岭县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 • 梅州全力推进客家方言保护工程,语音数据库助力传承千年文化
- • 梅江区全力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提升居民就医体验
- • 大埔茶阳镇骑楼群活化,百年商埠再现“闹圩”场景
- • 政企携手,梅州金柚产业升级再攀高峰,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蕉岭县三圳镇创新“积分制”模式,村民参与治理换生活用品
- • 梅州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幸福之城魅力绽放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客家传统美食“七层糕”华丽转身,成为国潮茶点进驻高端商场
- • 梅州发布“黄金十条”招商引资政策,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州农业龙头企业挂牌新三板,实现上市零突破,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中行镇红色交通线遗址公园:情景党课,传承红色基因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大埔县高陂镇:青花瓷工艺祭窑神祈福,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助力民族认同
- • 五华县全力推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
- • 大埔县百侯镇“鲤鱼灯舞”闹元宵引围观,传统民俗魅力四溢
- • 三圳镇智慧水务系统投用,全天候守护农村饮水安全
- • 梅州智能终端产业园签约12家配套企业,助力产业升级新篇章
- • 丰顺县工业机器人应用中心落地,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梅县区松源镇“王氏家风家训馆”荣膺省级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再添新篇章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走进兴宁市新陂镇磐石围:感受围龙屋里的客家婚俗非遗体验
- • 梅县区程江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智慧化康养服务引领新时代养老潮流
- • 梅州古窑遗址揭示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
- • 返乡青年用AI分析改良腌面酱料配方,创新传承家乡味道
- • 丰顺县汤南镇“跳火堆”元宵祈福驱邪纳吉:一场独特的民俗盛宴
- • 梅州客家传统服饰展惊艳巴黎中国文化周,展现千年客家文化魅力
- • 梅州市全面启动“人才强市”计划,百万补贴助力高端人才引进
- • 兴宁刁坊镇泥塑技艺传习所揭牌:百年手艺有传人,文化传承焕新颜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活化古村落新篇章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谱写红色金融创新新篇章
- • 五华县热矿泥浴:探寻天然温泉疗养的独特体验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喜获文创基金注资,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
- • 平远县热柘镇成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论坛”,发布温泉养生行业标准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