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传承之旅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蕉岭县蓝坊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客家小镇。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着一项独特的传统技艺——客家米酒的酿造。近日,我们走进这个充满酒香的古镇,探寻百年酒香背后的故事,感受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独特魅力。
蓝坊镇,一个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宁静与古朴的地方,这里的米酒更是闻名遐迩。走进镇上的一家老字号酒坊,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酒香的时代。
客家米酒,作为蕉岭县蓝坊镇的特色产品,已有百年的历史。它选用当地优质糯米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发酵、蒸馏等工序,酿造出醇厚、甘甜、香气扑鼻的美酒。这种酒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被誉为“长寿酒”。
在酒坊里,我们见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酿酒师傅。他名叫陈老,是蓝坊镇上为数不多的传统酿酒技艺传承人之一。陈老告诉我们,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非常讲究,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首先,选材至关重要。蓝坊镇周边的稻田里,种植着一种特别适合酿酒的糯米,这种糯米颗粒饱满,质地细腻,是酿造客家米酒的上乘原料。接下来,便是浸泡糯米。陈老说,浸泡糯米的水温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间也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保证糯米充分吸收水分,为后续的酿造打下基础。
浸泡后的糯米需要蒸煮,这一环节同样关键。陈老说,蒸煮糯米时要控制好火候,既要保证糯米熟透,又要避免过度加热。蒸煮好的糯米要经过冷却、发酵、蒸馏等工序,最后才能得到醇厚的米酒。
在陈老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酿造过程。只见糯米经过蒸煮后,被倒入发酵桶中,加入酒曲。酒曲是客家米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它能够促使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进而发酵产生酒精。发酵过程中,酒桶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曲的正常生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糯米中的糖分逐渐转化为酒精,此时便可以进行蒸馏。蒸馏是客家米酒酿造工艺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陈老说,蒸馏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既要保证酒精充分挥发,又要避免过度加热,以免影响酒的品质。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最终得到的米酒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醇厚。陈老自豪地说:“我们的客家米酒,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备受好评,还远销海外,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探访蓝坊镇客家米酒酿造工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体会到了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逐渐被淘汰,而蓝坊镇的客家米酒酿造工艺却得以传承,实属不易。
让我们为这些坚守传统、传承文化的匠人们点赞,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并喜爱这项独特的酿造工艺,让百年酒香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 梅州首届客家娘酒文化创意大赛盛大启幕,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平远县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预警平台正式上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 兴宁市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2.0全员培训,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丰顺县埔寨火龙非遗传承人荣膺省级大师工作室领衔人
- • 梅江区江北老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百年商埠风貌重现
- • 梅江区智慧医疗平台助力破解因病返贫难题
- • 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盛大开园,非遗产业化迈向新篇章
- • 东石镇脐橙出口基地成功通过欧盟认证,首单20吨脐橙发往荷兰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5%,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 • 智慧农业助力梅州柑橘产业腾飞,5G技术赋能万亩柑橘种植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绽放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的新路径
- • 兴宁丝苗米荣登全国十大优质稻米榜单,品牌价值再攀新高突破10亿元
- • 梅州客家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工,千年迁徙史再现辉煌
- • 梅州院士团队助力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助力乡村振兴
- • 华南师范大学与梅州市携手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共育未来人才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兴宁石马镇万亩油茶基地硕果累累,深加工产业链逐步成型
- • 梅州丰顺县“千企帮千村”计划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工程:传承文化根脉,守护民族记忆
- • 五华县中考成绩连续三年领跑全市,教育质量再创新高
- • 梅州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规划获批,侨资引进创新高,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绿色建材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称号
- • 梅州丰顺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竣工,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农村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发放贷款超5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年工艺焕新:LED灯照晒场助力菜干提质增效
- • 梅州大埔青花瓷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传承与创新共绘陶瓷艺术新篇章
- • 平远县“旅游+扶贫”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家娘酒荣登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传承千年酒文化
- • 梅江区西郊街道“客家传统服饰快闪秀”吸睛,传统韵味与现代风采完美融合
- • 五华县水寨镇“埔寨纸花”技艺惊艳亮相非遗展,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梅县区隆文镇李花节:赏花之余,感受民俗魅力
- • 梅州籍科学家团队在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 政银保合作创新金融模式,助力柚农发展“柚农贷”发放专项贷款超5亿元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助力农产品新鲜外运
- • 梅州味酵粄走出山区,广深连锁店突破50家,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发展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梅州智慧园区项目荣获省级重点支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蕉岭县建成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埔县高考录取率再创新高,教育成果硕果累累
- • 粤港澳青少年研学基地在梅县区挂牌成立,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丰顺县潭江镇首届“畲族风情文化体验日”盛大开幕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弘扬中华文化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茶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丰顺县留隍镇“万江古寨沉浸式戏剧”荣获文旅大奖,演绎古寨新风采
- • 梅州中考新增客家文化常识考查模块:传承客家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 • 梅州实施“扶贫成果展播工程”记录乡村振兴路
- • 梅州吹响“教育强镇复评”号角,强化镇级教育责任再升级
- • 丰顺汤南镇新种业基地投产,年育优质稻种百万斤,助力乡村振兴
- • 丰顺龙归寨瀑布:粤东第一瀑的夏日避暑攻略
- • 梅州大埔县乡村学校“一校一游泳池”目标圆满实现,助力乡村孩子健康成长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让农业技术落地生根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的传承与延续
- • 《客家武术宗师李铁夫纪录片登陆央视,传统狮艺焕发新生》
- • 兴宁市多措并举,深入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项行动
- • 梅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县区成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江区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助力教育生态优化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正式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柚产业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梅州柚产业迈向新高峰
- • 抗日儒将赵公武军事日记捐赠仪式举行,填补粤军抗战研究空白
- • 梅州创新举措,人才新政助力招商引智新篇章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
- • 大埔县“书香校园”阅读推广计划:播撒知识的种子,点亮智慧之光
- • 平远县生态工业园成功引进12家环保科技企业,助力绿色发展
- • 平远县启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工程,助力教育现代化发展
- • 梅州携手厦门大学共建客家文化研究院,共绘客家文化传承新篇章
- • 五华县“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实现就业增收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