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共筑平安和谐家园
在广东省梅县区丙村镇,每逢佳节或庆典,都会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村民们抬着关公像巡游,祈求平安。这一传统习俗,被称为“扛关爷”巡游,已成为丙村镇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村民们心中守护家园平安的重要仪式。
关公,即关羽,被誉为“武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在梅县区丙村镇,关公被当地村民视为守护神,象征着正义、忠诚和勇武。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丙村镇传统的“关公诞”,这一天,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扛关爷”巡游活动,以此表达对关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为村庄祈求平安、丰收。
清晨,随着一声声锣鼓声,巡游队伍开始集结。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花环,手持香烛,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巡游队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关公像。这尊关公像高大威猛,手持青龙偃月刀,神态威严。村民们用肩膀扛起关公像,步履坚定地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巡游队伍经过村庄的主要街道,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沿途的居民们也纷纷走出家门,为巡游队伍加油助威。整个村庄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扛关爷”巡游不仅是一项传统文化活动,更是村民们团结一心、共筑平安家园的生动体现。在巡游过程中,村民们相互扶持,共同承担起扛起关公像的重任。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正是丙村镇村民们的宝贵财富。
据了解,丙村镇“扛关爷”巡游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丙村镇曾遭受自然灾害和盗贼的侵扰。村民们为了祈求平安,便抬着关公像巡游,希望关公神灵能够保佑村庄平安。从此,这一传统习俗便流传下来,成为了丙村镇村民心中的守护神。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丙村镇“扛关爷”巡游活动也在不断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村民们还结合现代元素,将巡游活动与文艺表演、民俗展示等相结合,使巡游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巡游活动也成为了丙村镇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扛关爷”巡游活动中,村民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会到了团结互助、共筑平安家园的重要性。正如一位村民所说:“通过扛关爷巡游,我们感受到了村庄的凝聚力,也更加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之,梅县区丙村镇“扛关爷”巡游活动,不仅是一项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更是村民们团结一心、共筑平安和谐家园的生动实践。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传统习俗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 • 梅江区总部经济大厦崛起,成功吸引30家企业区域总部入驻
- • 《晚清外交官梁诗五家族跨国书信集出版,百年华侨史画卷再现》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的璀璨明珠
- • 华侨摄影家李玉阶抗战影像展开幕 200幅作品首度公开,珍贵历史瞬间重现
- • 大埔县砥砺前行,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梅州五所高中荣登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榜单,彰显教育实力
- • 梅州倾力开展“医疗扶贫”行动,8万贫困群众受益匪浅
- • 留守妇女巧手制作艾粄,年入二十万元,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的新标杆
- • 丰顺县扶贫农产品品牌认证助力提升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材供应基地,30家药企签约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平远泗水镇“打糍粑”大赛 百斤木槌唤醒童年记忆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弘扬中华文化
- • 丰顺县开启心理健康服务公益热线,守护居民心灵健康
- • 梅州蕉岭县扶贫石斛种植基地:助力整镇脱贫的绿色引擎
- • 蕉岭县全面启动“教育强镇”全域评估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梅州金柚荣登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宝座,出口量翻倍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扶贫创业大赛激发创新活力,发掘扶贫新项目
- • 平远热柘镇地热资源勘探取得突破,温泉开发在即,助力乡村振兴
- • 抗日华侨领袖李桂和南洋抗战文物返乡,见证客侨家国情怀
- • 丰顺县全力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 • 梅州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 • 丰顺汤南镇发现清末龙窑遗址,古法制陶工艺将重现辉煌
- • 大埔县陶瓷文化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案例榜单
- • 梅州创新“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新篇章
- • 梅州苏区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创新红色金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都草鱼”养殖标准发布,助力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 • 梅州教师发展中心盛大揭牌,共筑专业化培训新平台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健康旅游新名片
- • 平远县仁居镇“扎故事”巡游庆丰收: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 • 梅州生态工业园区:创新驱动,实现引资“双碳”达标新突破
- • 梅州首创柚子宴主题民宿,食宿体验获五星好评,打造乡村旅游新标杆
- • 粤港澳姊妹学校交流活动在梅州精彩绽放,共筑教育友谊桥梁
- • 农村宅改试点出新政,梅州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平远县“碳汇交易”试点启动,林业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清代数学家吴兰修《方程考原》在数学史教材中的地位与价值
- • 梅州建成粤东最大光伏扶贫发电站并网运营,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开启破解用地瓶颈难题新篇章
- • 平远县扶贫主题体育赛事: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梅州与暨南大学携手共建华侨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与创新共融
- • 平远八尺镇复原“酒瓮祭”仪式,千年酿酒文化焕新生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级,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梅州经济发展
- • 蕉岭县创新教育发展,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蕉岭县广福镇“打醮”习俗:百年信仰,传承不息
- • 梅州教育基金会发放助学金,2000名困难学子受益,助力梦想起航
- • 梅县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梅江区金山文创园盛大开园,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 • 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梅州黑蒜炖汤荣获国际养生膳食金奖,传承与创新共铸美味传奇
- • 梅县区华侨经济合作区成功引进东南亚投资超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梅江区长沙镇滨江湿地公园盛大开放,新增绿地50公顷,为市民打造绿色休闲新去处
- • 梅州启动客家方言传承计划,百名少年激情角逐方言大赛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梅州五华鱼生:粤菜师傅工程教材中的璀璨明珠
- • 《传奇世界》新服今日开测!首充6元送“瞬移特戒”,比奇城风云再起
- • 蕉岭县扶贫艺术团:以文化浸润激发群众志气,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全面覆盖全国行政村
- • 梅州“客家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覆盖200所中小学传承客家文化
- • 梅州手工鱼面制作过程首度VR全景直播,带你领略传统美食的匠心独运
- • 平远县倾力推出山区教师交通补贴政策,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探寻大埔县光德镇九社村:古窑遗址与青花瓷片的历史拾遗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梅州“人才新政20条”助力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显著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助力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
- • 梅州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力启动防汛Ⅰ级响应应对极端天气挑战
- • 梅州“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计划启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梅县区隆文镇启动“古法造纸活态传承工程”: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时代光彩
- • 客家文化赋能乡村旅游——梅州古村活化新实践
- • 平远县脐橙丰收季盛大开幕,电商直播助力农产品畅销全国
- • 梅州经开区签约新能源电池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蕉岭新铺镇全域光伏项目启动,引领绿色低碳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