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江区创新举措,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然而,防止返贫依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梅州市梅江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梅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梅江区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胜利。然而,面对返贫风险,梅江区并未掉以轻心。为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该区积极探索,建立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
一、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
梅江区建立了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对已脱贫人口进行实时监测。具体措施如下:
1. 制定监测标准。根据国家扶贫标准,结合梅江区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标准,包括收入、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
2. 建立监测台账。对已脱贫人口进行逐户走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建立监测台账,确保信息准确、及时。
3. 实施动态管理。对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监测数据,及时发现返贫风险。
二、实施帮扶措施
针对监测到的问题,梅江区采取以下帮扶措施:
1. 经济帮扶。对监测对象中收入低于监测标准的,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增加其收入。
2. 住房保障。对住房条件较差的监测对象,提供危房改造、住房保障等政策支持。
3. 教育扶持。对监测对象中的适龄儿童,提供义务教育保障,确保其接受良好教育。
4. 医疗救助。对监测对象中的患病人员,提供医疗救助,减轻其家庭负担。
三、强化组织保障
为确保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的有效实施,梅江区强化组织保障:
1. 成立防返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防返贫工作。
2. 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 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帮扶能力。
4. 强化考核,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梅江区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区未发生一起返贫现象。这一机制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梅州梅江区在防返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梅江区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坚决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贡献力量。
- • 平远差干镇明代“走古事”彩绘图惊艳亮相,民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 • 梅江区城北镇“一村一品”成果展盛启,花卉苗木产值突破亿元
-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畜禽粪污20万吨,助力绿色环保新篇章
- • 兴宁市开展“暖心驿站”关爱户外劳动者,传递城市温情
- • 兴宁市积极开展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梅江区积极推进“社区应急救护站”示范点建设,守护居民生命安全
- • 梅江区三角镇“客家谚语智慧长廊”建成开放,传承客家文化魅力
- • 松源镇稻鱼共生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亩均增收超3000元,绿色农业发展新典范
- • 梅州建成全省最大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市龙田镇“千年古墟复兴计划”首期工程竣工,历史与现代交融焕发新活力
- • 梅州综保区进出口额再攀高峰,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 • 梅州蕉岭:长寿乡荣膺全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养生之旅再添新地标
- • 《湛此心斋诗集》:晚清诗人胡晓岑作品再版,岭南文库经典再现
- • 梅县仙人粄:夏日热销的古法熬制解暑良品
- • 大埔县扶贫移民新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助力乡村振兴
- • 潘田镇秸秆综合利用厂投产,生物质燃料助力绿色能源转型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升级
- • 金山街道屋顶光伏全覆盖,村民年享发电分红超千元,绿色致富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蜜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全覆盖分红成果显著
- • 平远脐橙荣膺欧盟有机认证,首批10吨产品远销荷兰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梅州青年返乡创业热潮兴起,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经济发展
- • 梅州迎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 • 梅州客家娘酒鸡荣登“广东十大养生膳”,传统美食焕发新光彩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助力粤东教育发展
- • 大埔县陶瓷产业园投产,千年青花瓷技艺焕发新生
- • 蕉岭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圆满完成,农旅收入实现显著增长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海外华人精神
- • 大埔百侯镇明清古建筑群荣获省级文保专项资金,传承历史文脉焕发新活力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梅州客家娘酒酿制技艺: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瑰宝
- • 农村金融服务站“镇镇通”助力破解融资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客都工匠”评选启动,传承与创新共谱传统技艺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大开幕,万名游客共赴茶香盛宴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升格,文旅产值突破3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丰顺埔寨盛大举行三山国王出巡庆典,万人空巷见证潮客融合
- • 梅州三品价值超百亿: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成功典范
- • 蕉岭县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
- • 梅县区松口古镇成功举办国际客属华侨文化论坛,共话华侨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梅州籍影视明星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家乡教育事业发展
- • 梅州蕉岭县创新试点“稻田画”旅游新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 • 梅县区松口镇侨批文化馆盛大举办“纸短情长·华侨家书特展”
- • 梅州金柚华丽绽放,首次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
- • 蕉岭县新铺镇“赛柚灯”中秋民俗:独具特色的传统盛宴
- • 大埔县洲瑞镇“客家药膳养生文化月”推出特色定制菜单,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梅州市财政投入12.6亿元,全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保障群众住房安全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粤东地区可持续发展
- • 梅州全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新增图书馆藏书30万册,助力青少年阅读成长
- • 梅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盛大启用,梅州医疗事业迈上新台阶
- • 兴宁市残疾人辅助器具共享服务中心落成,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州市重拳出击,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县区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建教育实践基地,共育未来教育精英
- • 梅州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建研究院,产学研融合再深化,共谱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梅江区清凉山采茶节:客家茶文化的盛宴
- • 蕉岭三圳镇智慧农业园投产,无人农机引领万亩良田迈向现代化
- • 大埔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项目成功吸引文旅投资8亿元,焕发古厝新活力
- • 客家传统美食“算盘子”荣登米其林推荐榜单,传承与创新完美融合
- • 梅州客家山歌剧《等郎妹》荣获全国文艺展演金奖,客家文化魅力绽放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传承农耕文化新篇章
- • 城北镇古树名木数字档案建成,千年榕树佩戴监测传感器,守护绿色遗产
- • 抗日名将谢晋元故居修缮工程启动,“八百壮士”文物征集全球展开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州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年成交额突破5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大埔县西河镇成功举办“张弼士商道文化论坛”,吸引海内外学者共襄盛举
- • 五华县安流镇青龙寨:穿越时光的怀旧之旅,感受古寨墙与田园风光的和谐共鸣
- • 梅州茶叶交易中心引资打造千亿茶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 • 蕉岭县蓝坊镇:百年酒香,探寻客家米酒的酿造工艺之谜
- • 粤港澳青年乡村振兴创业基地在梅州正式揭牌,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五华县全面启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三年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力推进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化改造工程,为学生视力保驾护航
- • 平远县八尺镇举办“红色歌谣传唱大赛” 传承革命记忆
- • 大埔湖寮镇万川古城端午诗会:百名诗人共诵乡愁,传承传统文化
- • 梅江区客家围龙屋“转火”仪式再现古礼,传承千年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