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再现传统祈福盛景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梅江区的一项传统习俗——“中秋烧塔”再次上演,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祈福盛宴。
中秋烧塔,是梅江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中秋之夜,当地居民都会在户外搭建高塔,点燃香火,祈求平安、健康、幸福。
今年的中秋烧塔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在梅江区的一个宽阔广场上,一座高约10米的巨型塔楼巍然矗立,塔身由竹木搭建而成,装饰着红纸、灯笼等节日元素,显得格外喜庆。
活动当天,夜幕降临,广场上人声鼎沸。居民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纸钱等物品,开始搭建塔楼。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塔身,有的负责装饰,有的负责点燃香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座精美的塔楼在夜色中逐渐成形。
随着塔楼的搭建完成,居民们开始进行祈福仪式。他们手持香烛,虔诚地祈祷,希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身体健康。此时,广场上烛光闪烁,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当夜幕完全降临,居民们点燃了塔楼上的香烛。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着香烛的燃烧,塔楼上的纸钱纷纷飘落,仿佛带着人们的祝福,飘向远方。
中秋烧塔活动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承载着梅江区人民的信仰和情感,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习俗逐渐被淡忘。然而,梅江区的人们却始终坚守着这份传统,将中秋烧塔习俗传承下去。
此次活动,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这一传统习俗。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将这份传统发扬光大。在活动现场,一位年轻居民激动地说:“中秋烧塔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一定会将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不仅丰富了梅江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今后的日子里,梅江区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秋烧塔,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梅江区中秋烧塔习俗的再现,无疑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难忘的祈福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中秋,梅江区的烧塔活动再次绽放光彩。
- • 兴宁市创新服务模式,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服务便捷高效
- • 梅县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 • 客家刺绣大师杨雪友作品惊艳巴黎时装周,非遗技艺闪耀国际舞台
- • 梅江区千佛塔:登塔揽胜,尽收梅城全景之美
- • 五华县“足球之乡”再创佳绩,青少年联赛斩获省级冠军
- • 丰顺县积极推进“智慧药房”进社区,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首例5G远程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实施,开启医疗新纪元
- • 客家抗日英雄刘国用故居挂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
- • 梅州创新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启用,扫码即可了解生产全流程
- • 大埔蜜柚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果肉利用率再创新高,达98%
- • 梅县区荣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客乡特色发展之路
- • 梅州五华县创新“红色旅游+扶贫”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湖寮镇甜竹梯田:层层叠翠中的摄影打卡攻略
- • 五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省级示范园区”称号,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新篇章
- • 废弃校舍变身创业园,梅州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出新招
- • 蕉岭县绿色矿业升级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梅州与深圳共建产业转移园,共谋大湾区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梅州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梅州湾区政务通办专窗开通,200项事项实现跨域办理,便民服务再升级
- • 梅州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局长走进课堂,常态化听课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 • 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线路全新发布,涵盖21项非遗体验,邀您共赴文化盛宴
- • 梅江区客家娘酒开酿仪式举行,古法工艺飘香四海
- • 梅州实施“扶贫明星产品”培育工程,打造20个地标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 兴宁径南镇首届山歌擂台赛盛大开幕,即兴对唱展风采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州脐橙产业助力2.3万贫困户脱贫增收,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大埔枫朗镇黄酒产业园投产,年产能突破万吨,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梅江区中秋“敬月光”习俗恢复,柚子塔重现街头,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县丙村温氏宗祠春祭:海外游子跨国连线祭先祖,传承家国情怀
- • 梅州打造全省最大油茶产业基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 • 平远县热柘镇成功举办“温泉养生文化论坛”,发布温泉养生行业标准
- • 丰顺县建桥镇围龙屋群:解码客家建筑防御智慧的瑰宝
- • 梅江区“扶贫夜校”:点亮脱贫致富路,提升群众技能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智慧农业示范区建成,水稻亩产提升20%,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首创“乡村振兴保险”,为特色产业保驾护航
- • 梅县区田教授田间课堂:传授实用技术助力农民增收
- • 客商银行助力小微企业,梅州普惠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 • 梅州蕉岭荣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称号,助力绿色健康产业发展
- • 兴宁市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促增收,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花萼楼:非遗技艺与客家土楼的完美融合
- • 大埔县:打造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民族文化瑰宝
- • 梅州设立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数字乡村试点落户梅州,区块链溯源赋能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全面启动“千企技改”工程,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
- • 梅州首条玻璃栈道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成为旅游新宠
- • 梅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速,助力“客都稻米”品牌再攀高峰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围龙屋:活化利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基地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界的璀璨明珠
- •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草根足球文化的摇篮与青训基地的活力体验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梅江区江南新城商业综合体封顶,年底即将华丽绽放
- • 百年老店复兴:梅州传统牛耳饼重现江湖
- • 梅州吹响“客都森林城市”建设号角,新增绿地500公顷助力生态宜居
- • 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追寻爱国诗人的历史足迹
- • 梅县区丙村镇“客家娘酒”非遗工坊荣获省级示范基地称号
- • 梅江区长沙镇大密村:探寻红色交通站,重温革命故事的追忆之旅
- • 梅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招商成果发布: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发展新篇章
- • 蕉岭广福镇重启“接官亭”仪式,再现明清迎宾古礼
- • 梅县区客家山歌大赛:千年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 • 梅州青年返乡潮涌,创业人数同比增长45%,助力家乡发展新篇章
- •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文化节盛大开幕,海外乡亲捐资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蕉岭南磜镇“打醮”仪式:道教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动写照
- • 蕉岭县蓝坊镇生态茶园荣获国际认证,有机茶出口量同比增长35%
- • 丰顺县埔寨镇“烧火龙”舞动非遗魅力,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梅州新能源产业招商迎来历史性突破,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 梅州大埔县乡村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照亮山区教育之光
- • 梅州深化粤闽赣边区合作,共筑省际交界经济新高地
- • 梅州启用全省首个智慧农机共享中心,助力百万亩农田高效生产
- • 大埔县扶贫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创新包装设计助力扶贫形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