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径南镇“十月朝”糍粑节:飘香十里,传承千年民俗风情

位于广东省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个小镇便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和糍粑的香气中,飘香十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民俗风情。
“十月朝”糍粑节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南征时,曾途经径南镇,品尝了当地的糍粑,对其美味赞不绝口。自此,糍粑便成为了径南镇的象征,而“十月朝”糍粑节也就应运而生。
在“十月朝”这一天,径南镇的居民们会早早地开始准备,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糍粑的制作过程颇为讲究,首先要将糯米浸泡、磨成浆,然后加入适量的糖、芝麻、花生等馅料,最后将糯米浆包裹在竹叶上,放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糍粑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深受人们喜爱。
上午,径南镇的大街小巷便弥漫着糍粑的香气。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糍粑,摆放在街头巷尾,供过往行人品尝。此时,你若走进径南镇,便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街头巷尾,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糍粑的美味,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下午,糍粑节的重头戏——糍粑比赛正式开始。比赛现场,参赛者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独特的糍粑制作技艺。评委们根据糍粑的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最佳糍粑奖。观众们则热情地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现场气氛热烈。
此外,糍粑节期间,径南镇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舞狮、舞龙、戏曲表演等,让游客们在品尝糍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十月朝”糍粑节不仅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更是展示了径南镇人民的勤劳智慧。如今,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了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也不断创新发展。当地政府积极推动糍粑产业升级,培育糍粑品牌,将糍粑制作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糍粑的品质和附加值。同时,还鼓励当地居民将糍粑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这一传统民俗焕发出新的活力。
总之,兴宁市径南镇的“十月朝”糍粑节,不仅飘香十里,更传承了千年民俗风情。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共同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节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成为展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
- • 客商典范张弼士故居完成数字化升级,全景展现“中国葡萄酒之父”传奇人生
- • 梅州传统技艺创新中心获文创基金注资,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丰顺县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迎来国际领先企业签约,共筑智能未来
- • 兴宁市“暖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打造温馨的避风港
- • 桥梁专家李国豪母校设立“结构力学奖学金”,传承卓越精神
- • 丰顺县韩山生态旅游区:千年茶园的云端度假攻略
- • 全国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论坛在梅州成功举办,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五华县奋力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 • 梅州蕉岭县创新举措,试行“走教制”缓解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
- • 蕉岭县长寿文化嘉年华盛大启幕,百岁老人书画创作展亮相引关注
- • 梅江区积极推进“社区应急救护站”示范点建设,守护居民生命安全
- • 梅州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建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展现教育新篇章
- • 梅州铜箔新材料基地成功引进行业龙头,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兴宁市打造“稻虾共作”生态扶贫示范区,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埔县古村落保护开发:激活旅游扶贫潜力,传承历史韵味
- • 梅州青少年宫新馆盛大启用,开启青少年兴趣培养新篇章
- • 梅州大埔县开启“扶贫艺术乡建”新篇章,活化古村落焕发新生
- • 梅江区长沙镇复现“敬祖尝新”礼 稻作文化活态传承
- • 兴宁市慈恩庐:民国风情建筑里的侨乡故事
- • 平远县“一镇一业”特色农业品牌助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 • 港澳青年教师在梅州开展文化支教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新篇章
- • 兴宁市首届“围屋光影秀”璀璨绽放,点亮百年客家古建筑
- • 金山街道“乡村创客谷”揭幕,30个青年团队入驻孵化项目,共筑创新创业新天地
- • 梅州金柚丰收季盛大开启,共筑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新篇章
- • 《梅州客家方言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共筑客家文化传承之路
- • 平远县稀土新材料项目盛大开工,年产能突破万吨级,助力我国稀土产业升级
- • 兴宁市叶塘镇“百年骑楼光影艺术展”持续升温,成为文旅新亮点
- • 梅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攀升,创历史新高,教育成果显著
- • 《"中国儿科之父"钟世藩医学笔记影印本在梅首发,传承医学瑰宝》
- • 梅州2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正式设立,助力龙头企业腾飞
- • 梅县区半导体产业园二期竣工,助力地方经济腾飞,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
- • 蕉岭县扶贫预制菜产业链延伸,拓宽增收空间助力乡村振兴
- • 梅江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助力农产品溯源,全面开启食品安全新时代
- • 梅州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再创新高,成功提升至75%
- • 丰顺县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试点,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 • 客家传统农耕器具博物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称号
- • 梅州创新举措,启动“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蕉岭县创新教育发展,推出教师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制度
- • 丰顺县“光伏+农业”立体扶贫模式获全国推广
- • 梅州引领农业创新,全省首个农业区块链溯源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 • 平远县生态茶园荣获国际有机认证,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绿色产业再创辉煌
- • 梅州蕉岭县长寿食品产业助力扶贫增收的生动实践
- • 热血传奇职业指南:战士、法师、道士的深度解析与实战策略
- • 客家女杰黄小娜与妇女解放:文献展引发学界广泛关注
- • 梅县区松口古镇移民文化节:重现下南洋记忆,传承华人移民精神
- • 梅江区三角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圆满完成,惠及5000户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梅县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5家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梅州“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助力缓解城区拥堵难题
- • 客家山歌进校园,梅州以文化浸润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 • 梅县区迈入跨省异地就医新时代:门诊直接结算服务全面开通
- • 蕉岭县竹筒饭:乡村振兴特色美食案例的璀璨明珠
- • 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村民争当“文明之星”
- • 丰顺县黄金镇生姜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东南亚市场迎来“姜”香四溢
- • 兴宁市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登高望远,禅意文化之旅的宁静启程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非遗传承走进高校课堂,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 • 丰顺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上线,企业服务效率实现倍增
- • 梅江区隆重表彰十大“最美教师”,致敬教育事业的守护者
- • 兴宁市危房改造工程圆贫困户安居梦
- • 梅州“客家菜师傅”工程:助力万人就业,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跨省劳务协作机制助力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
- • 梅州生态旅游示范区再获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绿色崛起迈向新篇章
- • 梅州智能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数量超预期,产业升级加速进行时
- • 梅州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助力环保企业落户,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蕉岭县南磜镇客家山歌新锐创作营:传承与创新共舞的乐章
- • 大埔县建设客家方言文化传承示范校:弘扬客家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 • 梅州大埔笋粄制作技艺走进高校非遗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梅州兴宁市扶贫腐竹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梅州“扶贫车间2.0”升级计划助力智能生产线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域全覆盖:构建和谐养老新格局
- • 梅江区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覆盖率高达95%
- • 蕉岭县竹纤维新材料大放异彩,成功斩获国际订单,进军欧美市场



